[发明专利]α-卤代四酰基葡萄糖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0364.6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8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启太;初田正典;兵头功;谷本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边三菱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H13/02 | 分类号: | C07H13/02;C07D409/10;A61K31/381;A61P3/10;C07B61/00;C07H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酰基葡萄糖 卤代 式( I ) 低级烷基 制造 反应性衍生物 葡萄糖 金属卤化物 工业制造 葡萄糖苷 卤原子 芳基 羧酸 | ||
本发明提供α‑卤代四酰基葡萄糖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的效率优异、适于工业制造。本发明是使D‑葡萄糖或低级烷基‑D‑葡萄糖苷与由羧酸衍生的反应性衍生物及金属卤化物反应从而1步制造通式(III)表示的α‑卤代四酰基葡萄糖的方法,所述式(III)中,R表示任选被取代的低级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芳基,X表示卤原子。此外,本发明涉及利用已知方法从得到的α‑卤代四酰基葡萄糖(III)制造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医药合成中间体等有用的α-卤代四酰基葡萄糖的新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α-卤代四酰基葡萄糖是向葡萄糖的羟基导入酰基、向葡萄糖的异头碳(anomericcarbon)上导入卤原子而得的化合物,其是可用作医药合成中间体的化合物。例如,其可以用于合成1-(β-D-吡喃葡萄糖基)-4-甲基-3-[5-(4-氟苯基)-2-噻吩基甲基]苯(即坎格列净(canagliflozin),其被用于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等)(参见专利文献1、2及3,及非专利文献1)。
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作为关键中间体α-卤代四酰基葡萄糖的制造方法,记载了下述由两步反应构成的方法,即,在碱的存在下使D-葡萄糖与酰化剂反应从而得到D-葡萄糖的所有羟基均被酰基保护的衍生物,用卤素取代其异头碳上的羟基从而得到目标化合物。
此外,作为制造α-卤代四酰基葡萄糖的其他方法,例如,报道了在碱的存在下使糖与乙酰氯或乙酰溴反应从而制造α-卤代四乙酰基糖的方法(参见非专利文献2)。但是,上述方法过量(10当量以上)地使用酰卤及碱,作为工业制法而言不是足够高效的方法。此外其还记载了在与苯甲酰氯的反应中,无法得到α-氯代四苯甲酰基糖,且该方法中也不能将仲羟基特戊酰基(pivaloyl)化。
此外,作为其他方法,报道了利用卤化锌和乙酰卤(acetyl halide)对葡萄糖(其中,糖的异头位(anomeric position)的羟基被甲基保护,其他所有羟基被乙酰基保护)进行处理从而制造α-卤代四乙酰葡萄糖的方法(参见非专利文献3)。然而,在该方法中,尽管使用了羟基全部被保护的糖作为原料化合物,但由于需要过量的乙酰卤,而且还使用0.25当量的卤化锌等,所以并非工业上令人满意的方法。
此外,作为其他方法,报道了将异头位的羟基被甲基或对甲氧基苯基保护、其他所有羟基被苄基保护的糖与苯甲酰溴反应从而制造α-溴代四苯甲酰基糖的方法(参见非专利文献4)。然而,该制造方法中的原料为糖的醚保护体,如果从无保护的糖开始,该方法则会经过多个工序。
此外,作为其他方法,报道了使糖与酰卤在三氟甲磺酸铟(indium triflate)的存在下反应从而得到α-卤代四酰基糖的方法(参见非专利文献5)。但是,该文献记载了下述问题:三氟甲磺酸铟并非廉价且容易获得的路易斯酸,利用该方法时,对于要使用作为路易斯酸发挥作用的金属卤化物(一般是氯化锌等)的场合,需要使用化学计量量(stoichiometric amount)的路易斯酸。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12326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047113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2/140120号小册子
非专利文献1:Knochel,P.et al.,“Stereoselective C-GlycosylationReactions with Arylzinc Reagents”,Organic Letters,2012年,第14卷,第6期,p.1480~148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边三菱制药株式会社,未经田边三菱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03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花锌指蛋白AZF2-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下一篇:大环哒嗪酮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