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10565.6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1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贵义;青木敏彦;加藤博;杉浦伸忠;森本隆;池宣和;糟谷悟;宫崎光史;森濑胜;大板慎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3/66 | 分类号: | F16H3/6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向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自动变速器,对输入至输入构件的动力进行变速并输出至输出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实现车辆的节油和加速性能的提高,搭载在车辆上的有级式自动变速器的多挡化被不断发展。以往,在这样的有级式自动变速器中,通过4个行星齿轮机构、由3个离合器以及制动器组成的6个接合构件,来形成前进12个挡和后退挡(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0144486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一般而言,在这样的自动变速器中,变速挡数越多,越能够使连续传动比(变速比范围,下面简称为传动比)变宽,从而能够变速至向最佳的齿轮挡。
另外,作为行星齿轮机构具有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和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但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与在径向上配设有2列小齿轮的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相比,由于不具有小齿轮彼此的啮合部位,所以结构简单且啮合所引起的损失小。因此,在构成自动变速器时,期望尽可能地多使用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
进而,即使上述接合构件被分离,也会产生拖拽损失。因此,期望在各变速挡中尽可能地减少被分离的接合构件的数量,并且在使用频率高的变速挡中,使拖拽损失大的接合构件接合。
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由4个行星齿轮机构和6个接合构件来构成前进12挡的自动变速器,但能够由上述4个行星齿轮机构和6个接合构件构成的自动变速器的样式存在无数种,从无数种样式中想出尽可能地具有作为上述自动变速器所期望的功能的自动变速器,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自动变速器,能够利用4个行星齿轮机构和6个接合构件,来实现前进12挡以及后退1挡。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自动变速器(11、12、13)(例如,参照图1~图5)对输入至输入构件(12)的动力进行变速并输出至输出构件(13),其特征在于,
具有:
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M1),按照在速度线图中的以与齿轮比对应的间隔排列的排列顺序,依次具有第一旋转构件(S1)、第二旋转构件(CR1)、第三旋转构件(R1),
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M2),按照在速度线图中的以与齿轮比对应的间隔排列的排列顺序,依次具有第四旋转构件(S2)、第五旋转构件(CR2)、第六旋转构件(R2),
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M3),按照在速度线图中的以与齿轮比对应的间隔排列的排列顺序,依次具有第七旋转构件(S3)、第八旋转构件(CR3)、第九旋转构件(R3),
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M4),按照在速度线图中的以与齿轮比对应的间隔排列的排列顺序,依次具有第十旋转构件(S4)、第十一旋转构件(CR4)、第十二旋转构件(R4),
第一连接构件(31),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构件(S1)与所述第四旋转构件(S2),
第二连接构件(32),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构件(R1)与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CR4),
第三连接构件(33),连接所述第五旋转构件(CR2)与所述第九旋转构件(R3),
第四连接构件(34),连接所述第七旋转构件(S3)与所述第十旋转构件(S4),
第一离合器(C1),能够接合以使所述第十旋转构件(S4)、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CR4)、所述第十二旋转构件(R4)中的任意两个连接,并且能够解除该接合,
第二离合器(C2),能够接合以使所述第二旋转构件(CR1)与所述第八旋转构件(CR3)连接,并且能够解除该接合,
第三离合器(C3),能够接合以使所述第六旋转构件(R2)与所述第八旋转构件(CR3)连接,并且能够解除该接合,
第四离合器(C4),能够接合以使所述第六旋转构件(R2)与所述第四连接构件(34)连接,并且能够解除该接合,
第一制动器(B1),能够接合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构件(31)固定在自动变速箱(17)上,并且能够解除该接合,
第二制动器(B2),能够接合以使所述第十二旋转构件(R4)固定在所述自动变速箱(17)上,并且能够解除该接合;
所述输入构件(12)与所述第五旋转构件(CR2)连接,
所述输出构件(13)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CR1)连接。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0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输入/输出行星轮比组件的无级变速器
- 下一篇:油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