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测车辆的能量消耗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6870.6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0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S.塞尔朔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50/00 | 分类号: | B60W50/00;G01C21/34;G08G1/16;B60W20/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测 车辆 能量消耗 | ||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测车辆的能量消耗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于计算车辆的剩余行驶续航里程。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实施所述方法的一种车辆和一种服务器,并且尤其涉及电动车辆。
发明内容
根据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方法。根据所述方法,测量沿一道路区段行驶的至少一个其他车辆的至少一个能量消耗。基于至少一个其他车辆的至少一个能量消耗来预测用于沿所述道路区段行驶所要求的车辆的能量消耗。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又一方法。根据该方法,确定车辆的驾驶员计划沿其行驶的计划路线的道路区段。对于每个道路区段,测量沿所述道路行驶的至少一个其他车辆的至少一个能量消耗,并且基于至少一个能量消耗来预测用于沿所述道路区段行驶所要求的车辆的能量消耗。车辆中可用的当前能量被确定,并且基于当前可用能量和用于计划路线的路线区段的所预测的能量消耗来计算剩余行驶续航里程。
根据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传输单元和处理单元的车辆。传输单元被配置为与位于车辆外的服务器通信。处理单元被配置为从服务器获取所预测的能量消耗。所预测的能量消耗涉及用于沿一道路区段行驶所要求的能量消耗。所预测的能量消耗是基于由沿所述道路区段行驶的至少一个其他车辆测量的至少一个能量消耗来预测的。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传输单元和处理单元的服务器。传输单元被配置为与第二车辆和至少一个第一车辆通信。处理单元被配置为从至少一个第一车辆接收至少一个所测量的能量消耗,其指示由第一车辆用于沿所述道路区段行驶所消耗的能量。基于至少一个所测量的能量消耗,用于沿所述道路区段行驶所要求的第二车辆的能量消耗由处理单元预测。所预测的能量消耗由处理单元和传输单元提供至第二车辆。
虽然上文发明内容和下文详细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特征是结合具体实施例来描述的,但是应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彼此组合,除非另外特别地指出。
附图说明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在行驶和充电过程中车辆的所估计的剩余行驶续航里程的改变。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和服务器。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方法的方法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应理解的是,下文描述仅给出用于说明本发明原理的目的,并且不将以限制意义进行。相反,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不意图为由下文的示例性实施例来限制。
应理解的是,在下文各种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附图中示出或本文描述的功能性方块、装置、部件或其他物理的或功能性单元之间的任何直接连接或联接也可以实施在间接连接或联接中。在附图的各种情况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类似的或相同的部件。此外,还应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组合,除非另外特别地指出。
当前,如包括电动发动机和电池电动车辆例提供的行驶续航里程短于包括内燃发动机的车辆。此外,电动车辆电池的充电可能要求比将内燃发动机车辆加燃料更多的时间。因此,给电动车辆的驾驶员的指示车辆的剩余行驶续航里程的输出是重要的。然而,电动车辆的剩余行驶续航里程可显著地受到例如高程地形剖面、行进速度、以及对驾驶员不透明的其他参数的影响。因此,驾驶员可能不信任剩余行驶续航里程指示。图1示出了电动车辆的剩余行驶续航里程的示例性输出。曲线1、2和3指示随时间输出至驾驶员的剩余行驶续航里程。曲线4和5指示车辆行驶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在时间t0处开始,驾驶员行驶在上下坡路的路线或道路区段。因此,虽然由曲线4指示的所行驶的公里数实质上连续地增加,但是如曲线1指示的剩余行驶续航里程显著地变化。这会使驾驶员迷惑。在时间t1处,车辆被重新充电,并且剩余行驶续航里程如由曲线2指示的连续地增加。驾驶员在时间t2处继续行驶。再次地,如由曲线3指示的,虽然如曲线5指示的自从车辆的最近一次充电以来所行驶的距离连续地增加,但剩余行驶续航里程显著地变化、并且增加和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68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