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带用贯穿锚定器和安全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7150.1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3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若林新一;神野洋介;名取敏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24 | 分类号: | B60R2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11517 | 代理人: | 王昭林,毕长生 |
地址: | 瑞典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贯穿 锚定 装置 | ||
1.一种安全带用贯穿锚定器,其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车室内壁,并使来自卷收器的带状织带插通且折返,其特征在于,具备:
插通孔,其用来使织带插通,且包括:横跨该织带而与该织带表面相接触并使该织带滑动的、基本上呈直线形的下边缘,和从该下边缘的端部开始弯曲并延伸的横边缘,
下侧部,其设置在所述下边缘的下侧,
隆起部,其在所述贯穿锚定器的表面上,从所述下侧部的端部附近,向着该贯穿锚定器的横向而设置,而且,向着设置该贯穿锚定器时相当于车室内侧的方向,从所述下侧部的表面隆起,
所述隆起部具有在从该横边缘离开的中途最为隆起的峰部,
在所述峰部与所述横边缘之间,至少具有第1滑动面,该第1滑动面包括从该贯穿锚定器向外呈凸形的曲面而构成,
所述横边缘具有最端部,所述第1滑动面包括从横边缘的最端部到峰部顺滑地连接的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用贯穿锚定器,其特征在于,从包括有该下侧部的截面来观察从所述隆起部的所述下侧部隆起的部分时,所述隆起部的麓部分从贯穿锚定器向外呈凹形,而且,所述峰部附近从贯穿锚定器向外呈凸形,所述贯穿锚定器含有使该凹形和凸形顺滑地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第2滑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用贯穿锚定器,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隆起部的所述麓部分至所述峰部分的面上包括平面,该平面是与所述麓部分的凹形和所述峰部分的凸形顺滑地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安全带用贯穿锚定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滑动面和所述第2滑动面通过顺滑地连续的面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用贯穿锚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部,在连接所述峰部而形成的棱线与所述横边缘之间,具有所述第1滑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用贯穿锚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棱线沿着所述横边缘的形状而形成。
7.一种安全带用贯穿锚定器,其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车室内壁,并使来自卷收器的带状织带插通且折返,其特征在于,具备:
插通孔,其用来使织带插通,且包括:横跨该织带而与该织带表面相接触并使该织带滑动的、基本上呈直线形的下边缘,和从该下边缘的端部开始弯曲并延伸的横边缘,
下侧部,其设置在所述下边缘的下侧,
隆起部,其在所述贯穿锚定器的表面上,从所述下侧部的端部附近,向着该贯穿锚定器的横向而设置,而且,向着设置该贯穿锚定器时相当于车室内侧的方向,从所述下侧部的表面处隆起,
从包括该下侧部的截面来观察从所述隆起部的所述下侧部隆起的部分时,所述隆起部的麓部分从贯穿锚定器向外呈凹形,而且,所述隆起部的峰部附近从贯穿锚定器向外呈凸形,所述贯穿锚定器含有使得该凹形和凸形能顺滑地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第2滑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用贯穿锚定器,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隆起部的所述麓部分至所述峰部的面上包括平面,该平面为与所述麓部分的凹形和所述峰部分的凸形顺滑地连接在一起而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用贯穿锚定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隆起部至少横跨第1直线与第2直线之间而设置,所述第1直线经过所述下边缘的端部并沿着所述插通孔的短边方向延伸,所述第2直线经过位于所述横边缘当中位于最外侧的最端部并沿着所述插通孔的长边方向延伸。
10.一种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用贯穿锚定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立夫开发公司,未经奥托立夫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71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物的蜂巢式结构隔震器
- 下一篇:显示屏布置和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