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电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18042.6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足立雅和;小新博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11/18;H01M10/46;H01R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车辆用电力装置,并且更详细地涉及被配置为控制电动车辆的蓄电池的充电的车辆用电力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毒排气更少的环境友好型电动车辆已被引入市场,由此使能够对电动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的车辆用电力装置普及。电动车辆的示例包括电动汽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等。
被配置为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的车辆用电力装置具有被配置为输出用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力的电力转换器。该电力转换器的输出与充电线缆的一端相连接。充电线缆的另一端与可移除地连接至电动车辆所配备的插口的连接器相连接。电力转换器用于将充电电力经由充电线缆和连接器供给至电动车辆的蓄电池。
然而,担心在连接器连接至插口的状态下拔出充电线缆的情况下、施加于充电线缆或连接器的过度应力会对该充电线缆或连接器造成损坏。
因此,提出了如下结构:在连接器或充电线缆中安装应变计或压力传感器,并且该应变计或压力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沿连接器从插口拆卸的方向所施加的过剩力。在沿连接器从插口拆卸的方向检测到过剩力的情况下,该传统结构解除连接器和插口之间的闩锁以使得连接器能够从插口脱离(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87175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在向充电线缆和连接器施加应力的情况下,连接器和插口之间的连接立即解除。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再次使连接器连接至插口。因而,用户需要将曾连接至插口的连接器再次连接至插口,因而这不便于用户进行应对。
本发明是有鉴于上述情形而实现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容易操作且防止了向电气线缆和连接器施加过剩应力的车辆用电力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车辆用电力装置,包括:电力转换器,其被配置为输出用于对电动车辆所配备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力;电气线缆,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电力转换器的输出;连接器,其设置在所述电气线缆的另一端,并且被配置为能够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电动车辆的插口;检测部,其设置在所述电气线缆和所述连接器彼此连接的接合部处,并且被配置为检测由于所述电气线缆的张力而施加于所述接合部的力;以及通知部,其被配置为向用户通知警报。所述电力转换器包括:电力转换电路,其被配置为生成并输出所述充电电力;以及控制部,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力转换电路的操作,以及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在所检测到的力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电力转换电路开始所述充电电力的输出操作,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输出所述充电电力的状态下、所检测到的力为所述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从所述通知部通知警报,以及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输出所述充电电力的状态下、所检测到的力为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使所述电力转换电路停止输出所述充电电力。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优选地,所述车辆用电力装置还包括锁部,所述锁部用于防止所述连接器从所述插口脱离,其中,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还进行以下操作:在所检测到的力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维持所述锁部的锁定状态,以及在所检测到的力为所述第三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解除所述锁部的锁定状态。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优选地,所述车辆用电力装置还包括放电电路,所述放电电路被配置为在所检测到的力为所述第三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所述锁部的锁定状态解除之前,使所述连接器的连接销间的电压进行放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优选地,所述车辆用电力装置还包括开闭器,所述开闭器被配置为在所述锁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情况下,遮断所述充电电力的供给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优选地,所述车辆用电力装置还包括施力部,所述施力部被配置为在所述锁部的锁定状态解除的情况下,沿使所述连接器从所述插口脱离的方向针对所述连接器施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优选地,所述检测部被配置为检测施加于所述接合部的弯曲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8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