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纺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0536.8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4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黑田哲人;井山裕二;矢挂善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H3/007 | 分类号: | D04H3/007;B01D39/16;D04H3/153;D04H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桂霞;李炳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纺 无纺布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混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该混纺无纺布由至少两种的纤维组构成,所述纤维组包含由聚烯烃系树脂成分A构成的自身融合纤维和由聚烯烃系树脂成分B构成的自身融合纤维,其中,将上述由聚烯烃系树脂成分A构成的纤维定义为第1纤维组时,上述第1纤维组的数均纤维径为0.3~7.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第1纤维组的根数X与第2纤维组的根数Y之比X/Y在50~5000的范围。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聚烯烃系树脂成分A为聚丙烯均聚物。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聚烯烃系树脂成分B为丙烯-乙烯共聚物。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混纺无纺布中所含的由聚烯烃系树脂成分A构成的纤维与由聚烯烃系树脂成分B构成的纤维的体积比A:B处于20:80~90:10的范围。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该混纺无纺布进行了带电处理。
7.层压片,其特征在于:含有至少一层的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纺无纺布。
8.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纺无纺布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压片。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纺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从设在同一口模上的各自的挤出孔挤出两种不同的聚烯烃系树脂成分A和聚烯烃系树脂成分B来制造混纺无纺布,其中,上述聚烯烃系树脂成分A的熔点比上述聚烯烃系树脂成分B的熔点高5~40℃,并且,上述聚烯烃系树脂成分A的熔体流动速率比上述聚烯烃系树脂成分B的熔体流动速率高5~100倍,上述由聚烯烃系树脂成分A构成的纤维的表观纺丝速度比上述由聚烯烃系树脂成分B构成的纤维的表观纺丝速度快20~50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05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