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杂环乙酰胺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0846.X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1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白木良太;户部贵彦;川上晋平;森友博幸;大宫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13/12 | 分类号: | C07D413/12;C07D403/12;C07D417/12;A61K31/423;A61K31/428;A61K31/498;A61P25/14;A61P25/16;A61P25/28;A61P25/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董庆,金明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酰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组合物、特别涉及可用作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帕金森氏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氏症、及药物依赖等的预防和/或治疗用医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的杂环乙酰胺化合物。
背景技术
多巴胺受体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G蛋白质偶联受体的一种。多巴胺受体可区分为多巴胺D1类受体家族及多巴胺D2类受体家族。多巴胺受体中的多巴胺D1及D5受体属于D1类受体家族。此外,多巴胺D2、D3及D4受体属于多巴胺D2类受体家族。
有报告称多巴胺D1受体发挥多种功能:与促进性的G蛋白质即Gαs偶联将腺苷酸环化酶活化,使细胞内的cAMP亢进产生并促进蛋白激酶A活性(《医学研究评论(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2009年,29(2),p.272-294)。
有报告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被称为前额皮质的前额叶的一部分中多巴胺D1受体明显下降,而且该多巴胺D1受体的下降程度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强弱及作为前额叶功能测试的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的成绩相关,由此暗示了前额皮质的多巴胺D1受体的下降对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起到重要的作用(《自然(Nature)》,1997年,2月13日,385(6617),p.634-636)。
有报告称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在认知功能障碍模型中是有用的(《欧洲神经精神药理学(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09年,19(6),p.440-450;《精神药理学(Psychopharmacology)》,2010年,210(3),p.407-418;《分子药理学(Molecular Pharmacology)》,2007年,71(6),p.1598-1609)。
也有报告称多巴胺D1受体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关联(《美国精神病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2年,159(5),p.761-767;《药物精神病学(Pharmacopsychiatry)》,2006年,39(3),p.115-116)。
因此,可期待将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作为能刺激前额皮质的多巴胺D1受体、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药剂。
有报告启示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具有适用于帕金森氏病(《对研究中新药的新见(Current Opinion in Investigational Drugs)》,2001年,2(11),p.1582-1591)及阿尔茨海默病(《生物化学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11年,286(5),p.3270-3276)的可能性。
还有报告称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在亨廷顿氏症(《神经退化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2011年,8(4),p.230-239)及药物依赖(《神经科学通讯(Neuroscience Letters)》,2012年,513(2),p.214-218)的各动物模型中显示出有效性。
此外,还有启示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具有适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的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心理学(Neuropsychologia)》,2013年,51(2),p.235-266)的可能性。
因此,认为刺激多巴胺D1受体的化合物有希望作为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帕金森氏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氏症、及药物依赖等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药。
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有时也可用作末梢的降压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1年,345(21),p.1548)。另一方面,有报告称例如作为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的D1受体激动剂(dihydrexidine)具有对血压的副作用(《临床神经药理学(Clinical Neuropharmacology)》,1998年,21(6),p.339-3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08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