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7200.4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9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克史;石塚笃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B21/02 | 分类号: | B60B21/02;B60B21/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车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轮胎空气室内的气柱共鸣引起的道路噪声降低的车轮,已知有本申请的申请人已经公开的、在轮胎空气室内将作为亥姆霍兹共鸣器而发挥功能的副气室构件固定在凹下部的外周面上的车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车轮具备:第一纵壁面,其在凹下部的外周面上立起设置的纵壁上,以沿所述外周面的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以及第二纵壁面,其以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凹下部的一方的立起部上,且在所述外周面的宽度方向上与第一纵壁面对置。另外,在第一纵壁面和第二纵壁面上分别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槽部,副气室构件嵌入第一纵壁面与第二纵壁面之间。
另外,副气室构件具备树脂制的主体部,其由副气室和使该副气室与轮胎空气室连通的连通孔构成。另外,副气室构件具备第一缘部,其形成为从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一纵壁面延伸出且沿所述周向延伸,并卡止于所述第一纵壁面的槽部。另外,副气室构件具备第二缘部,其形成为从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二纵壁面延伸出且沿所述周向延伸,并卡止于所述第二纵壁面的槽部。
另外,副气室构件具备所谓的作为止转件的突出部,其从缘部向车轮宽度方向突出而卡止于所述纵壁面,来限制副气室构件向车轮周向的移动。
这样的车辆用车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副气室构件大多通过规定的推杆(按压装置)而固定在凹下部上。
接下来参照的图11(a)是说明将现有的车辆用车轮的副气室构件110向凹下部11c安装的安装方法的立体图。
如图11(a)所示,在现有的副气室构件110的安装方法中,以使副气室构件110的缘部114a接近凹下部11c的方式使副气室构件110倾斜,来使在缘部114a侧设置的突出部118嵌入凹下部11c的切口部115a。此时,突出部118附近的缘部114a的一部分嵌入第一纵壁面116a的未图示的槽部。
接下来,通过将推杆60压抵于副气室构件110的缘部114b侧,从而缘部114a整体嵌入第一纵壁面116a的所述槽部,并且缘部114b整体嵌入第二纵壁面116b的未图示的槽部。由此,副气室构件110固定在凹下部11c的第一及第二纵壁面116a、116b上。
然而,从其轻量化、制造成本的削减、在内侧形成的副气室的气密性确保等观点出发,现有的车辆用车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副气室构件优选为树脂制的吹塑成形件。
但是,吹塑成形的副气室构件在将成形部分与不需要的树脂部分分开的剪切部的切割工序中,在成型部分残留所谓的剪切飞边。
尤其是在缘部114a、114b的前端残留的剪切飞边在图11(a)所示的安装过程中与第一及第二纵壁面116a、116b摩擦而成为线状,从缘部114a、114b脱离。然后,若脱离后的线状的剪切飞边夹入轮胎的胎圈与车轮的沿口座面之间,则可能会成为轮胎空气压的慢泄漏(slow leak)的原因。另外,若脱离后的剪切飞边进入管体118内,则还可能使消声性能劣化。
因此,吹塑成形的副气室构件在产品化时,优选对其缘部114a、114b进行整形。
图11(b)是表示整形后的缘部114a的前端部的示意图,是从车轮周向X观察图11(a)的缘部114a而得到的示意图。在图11(b)中,符号125a是构成副气室构件110的上板,符号125b是底板。
如图11(b)所示,缘部114a的前端部在其整形时,将包含剪切飞边117的前端部的一部分以切断线115为界进行切离。通过该整形,在缘部114a的前端部形成没有剪切飞边117的、相对于纵壁面116a的抵接面。
即,脱离后的线状的剪切飞边117引起的轮胎空气压的慢泄漏得到可靠地避免。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551422号公报(图9(b)等)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现有的车辆用车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副气室构件110如上述那样,突出部118从缘部114a向车轮宽度方向突出,因此如以下说明的那样,缘部114a的整形工序变得繁杂。
图11(c)是对现有的副气室构件110的缘部114a、114b的整形工序的说明图。
如图11(c)所示,对缘部114b的整形工序例如能够通过朝向箭头115a的方向一口气进行的一次工序来切断剪切飞边117(参照图11(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7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在透明区域中形成的性能提升狭缝的窗户组件
- 下一篇:书写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