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洁牙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29992.9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5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金麟宰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成淑 |
主分类号: | A61C17/20 | 分类号: | A61C17/20;A61C19/04;A61C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谢鑫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洁牙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波洁牙机是通过超声波振动的微细流动清除牙垢的器械,所述超声 波洁牙机是在短时间内清除大量的牙垢很有效的器械。因现代技术的发展和 变细且多样化的尖端,而超声波洁牙机的诊疗领域正在扩大。
如上现有超声波洁牙机设有脚踏开关,从而,只有用脚踩该脚踏开关, 才进行操作使得尖端对牙垢施加超声波。由此,手术者在进行牙刮治术之间 应持续踩脚踏开关,因此手术者的脚踝及腿部会出现肌肉疼痛等疾病。即, 现有超声波洁牙机通过脚踏开关来启停操作,因此存在在长期使用时引起手 术者的疲劳的问题。
并且,在手术者误操作脚踏开关时,会导致手术者和患者受伤的危险。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手术者出现如肌肉疼痛等疾病,且防 止因脚踏开关的误操作而手术者和患者受伤的危险的洁牙方法及装置。
技术方案
作为用于达到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洁牙 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通过传感器单元感测洁治器尖端和吸引器尖端之间的 参数差异或所述洁治器尖端和所述吸引器尖端各自的参数变化;判断所述参 数差异或所述各自的参数是否在所述洁治器尖端与牙齿接触且所述吸引器 尖端位于口腔内部时显示的标准范围内变化;及当所述参数差异或所述各自 的参数包含在所述在标准范围内时,对所述洁治器尖端和所述吸引器尖端进 行操作。
作为用于达到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洁牙 装置可包括:洁治器单元,包括施加超声波的洁治器尖端以及连接于所述洁 治器尖端的手柄;吸引器单元,包括插入到口腔内部的吸引器尖端以及连接 于所述吸引器尖端的吸引器管道;传感器单元,感测所述洁治器尖端和所述 吸引器尖端之间的参数差异或所述洁治器尖端和所述吸引器尖端各自的参 数变化;及控制单元,判断所述参数差异或所述各自的参数是否在所述洁治 器尖端与牙齿接触且所述吸引器尖端位于口腔内部时显示的标准范围内变 化,而在所述参数差异或所述各自的参数包括在所述在标准范围内时,对所 述洁治器尖端和所述吸引器尖端进行操作。
发明的效果
根据前述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传感器单元感测洁治器尖端和吸引 器尖端之间的参数差异或各自的参数变化,从而洁治器尖端和吸引器尖端可 以自动操作,因此,能够防止会对手术者导致的疾病和疲劳,且可以防止手 术者和患者受伤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洁牙方法的总体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洁牙装置的概略概念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洁牙装置的构成图。
图4为示出比图3更具体的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5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洁牙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概念 图。
图6为用于说明吸引器尖端和吸引器管道的连接或分离的吸引器单元的 一部分构成的概念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洁治器单元
15:水线
11:洁治器尖端
30:吸引器单元
31:吸引器尖端
32:传感器线
33:吸引器尖端连接部
34:吸引器传感器
35:吸引器管道
50:传感器单元
70:控制单元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使得本公开 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地实施。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本公开并不限于这 些实施方式,而可以多种其它方式实施。为了说明的简洁,在附图中,与描 述无关的部件被省略,且纵贯全文,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的部件。
纵贯全文,术语“上”被用于指定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个元件的位置, 包括两种情况:所述一个元件靠近所述另一个元件;这两个元件之间存在任意 其它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成淑,未经崔成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99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