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钝化层的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2470.4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3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扎比内·沃马多普;马库斯·毛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40;H01L33/44;H01L3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张春水 |
地址: | 德国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钝化 发光二极管 | ||
1.一种用于制造光电子半导体芯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在初始衬底(120)上构成半导体层序列(130),所述半导体层序列具有第一半导体区域和第二半导体区域(131,132)以及设置在其间的用于产生辐射的有源区(133);
对所述半导体层序列(130)结构化,其中构成呈隆起部的形式的、具有环绕的侧表面(239)的半导体结构,其方式是,移除包围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区域中的所述半导体层序列(130)的材料至少直至如下深度,使得在环绕的所述侧表面(239)上露出所述有源区(133);
构成钝化层(150),其中所述钝化层(150)设置在所述半导体结构的环绕的所述侧表面(239)上;
在构成所述钝化层(150)之后,在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区域中构成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具有能传导的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161,162),所述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彼此分开,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层(161)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区域(131)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层(162)经由至少一个贯通孔(260)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区域(132)电连接;
其中在所述贯通孔(260)的区域中和/或在侧向地环绕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区域中构成第一镜层;
将所述连接结构与载体衬底(125)连接;以及
移除所述初始衬底(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构成绝缘层(155),所述绝缘层将所述第二连接层(162)与所述第一连接层(161)分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绝缘层(155)和所述第二连接层(162)之间构成所述第一镜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对所述半导体层序列(130)结构化时,移除所述半导体层序列(130)的材料直至所述初始衬底(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对所述半导体层序列(130)结构化包括执行干法化学的刻蚀工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钝化层(150)具有氮化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对所述半导体层序列(130)结构化时,侧向地在所述半导体结构旁构成呈隆起部形式的另一个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钝化层(150)在所述半导体结构和所述另一个半导体结构之间的沟槽(255)的区域中构成,并且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在所述另一个半导体结构的区域中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层(161)构成为,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层(161)具有侧向地包围所述半导体结构并且设置在所述钝化层(150)上的子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对所述半导体层序列(130)结构化之前,在所述半导体层序列(130)上构成能传导的第二镜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层(161)经由传导的所述第二镜层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区域(131)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贯通孔(260)通过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层(161)、所述第一半导体区域(131)和所述有源区(133)进入到所述第二半导体区域(132)中的穿通口形成,所述穿通口在边缘处绝缘,其中在所述穿通口之内设置接触所述第二半导体区域(132)的接触层(163)和所述第二连接层(162)的接触所述接触层(163)的子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构成所述钝化层(150)之后,用绝缘材料(159)填充侧向地包围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24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钩环段的冷却系统
- 下一篇: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