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漫射OLED基底和用于制造这种基底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80033523.4 申请日: 2014-06-13
公开(公告)号: CN105393378B 公开(公告)日: 2017-07-28
发明(设计)人: G.勒康;V.索维内;李荣盛 申请(专利权)人: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主分类号: H01L51/52 分类号: H01L51/52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代理人: 王伦伟,万雪松
地址: 法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透明 漫射 oled 基底 用于 制造 这种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具有更好光提取性能的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漫射基底,以及用于制造这种基底的方法。

OLED是光电子元件,其包括具有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荧光或磷光染料的有机层的堆叠,所述两个电极中至少有一个是透光的(translucent)。当对电极施加电压时,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和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在有机层内结合,引起了来自荧光/磷光层的发光。

众所周知,来自常规的OLED的光提取相当差,大多数光被全内反射以及在高折射率的有机层和透明导电层(TCL)中的吸收所捕获。全内反射不仅发生在高折射率TCL和下面的玻璃基底(折射率约1.5)之间的边界,也发生在玻璃和空气之间的边界。

据估计,在不包含任何额外提取层的常规OLED中,从有机层发射的约50-60%的光在TCL/玻璃边界被捕获,另外20-30%的部分在玻璃/空气表面被捕获,并且只有约20%离开OLED进入空气。

已知通过在高折射率TCL和低折射率玻璃基底之间插入光散射装置(通常称为内提取层)来降低该光捕获。最常使用的内提取层具有接近于TCL折射率的高折射率并包含诸多光漫射成分,例如分散于其中的气泡或低折射率颗粒。

还已知可以通过简单地将玻璃和高折射率层(即OLED的TCL及有机堆叠)之间的界面纹理化来增加光耦合输出(out-coupling of light)。这可以通过先在玻璃基底的表面生成适合的粗糙度(roughness)并然后在涂布TCL之前用高折射率平坦化层使所得到的粗糙度轮廓(roughness profile)平坦化来获得。

申请人已经提供了在用于OLED的玻璃基底上生成适合的表面粗糙度的不同方法。

- WO2011/089343公开了OLED基底,所述基底包括至少一个用高折射率玻璃涂层平坦化的纹理化的表面。基底被描述为通过酸蚀来纹理化。

- 提交于2012年9月28日的欧洲专利申请12306179.8描述了使玻璃基底的一面或两面粗糙化的令人感兴趣的替代方法,其包括机械粗糙化(研磨)。

- 提交于2013年5月17日的欧洲专利申请13168335和13168341公开了通过低折射率矿物粘合剂使低折射率矿物颗粒粘合至玻璃基底的方法,由此生成了粗糙表面,然后用高折射率的釉使其平坦化。

可以表明,最有效的是OLED的低折射率基底和高折射率层之间的界面应具有带相当陡的坡度(slope)的粗糙度。

众所周知,根据Snell定律,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大的差异意味着不合需要的低临界角(θc):

θc = arcsin(na/nb)

其中,na是低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并且nb是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

在玻璃基底上的折射率nb为1.9的平坦化层与折射率na为1.5的玻璃基底之间的界面的临界角约为52°。

图1在其中表面粗糙度由棱锥形成的二维模型中显示了为确保光线在首次入射时能从高折射率介质穿透进入低折射率介质的棱锥的最低坡度(α)是α=π/2-θc。换而言之,当θc为52°时,棱锥应具有至少38°的坡度。

遗憾的是,已证实用常规粗糙化方法(例如蚀刻、喷砂或研磨)制备具有高于20°的平均坡度的表面粗糙度的玻璃基底是非常困难的,或甚至是不可能的。

图2A显示了经酸蚀的玻璃基底(Satinovo®)的SEM图像和坡度分布,如WO2011/089343中所描述的;图2B显示了通过研磨得到的基底的SEM图像和坡度分布,如EP申请第12306179.8号中所描述的;以及图2C显示了先经过喷砂并然后经过轻微酸蚀的玻璃基底的SEM图像和坡度分布。在全部三个样品中,坡度的中位数值都远低于20°并且坡度超过38°的比率接近零。这意味着在首次入射时只有非常少量的光线进入低折射率的玻璃相。

因此,为了使更大部分的光线在首次入射时能穿透进入低折射率的基底,所需要的是制备其界面具有更大的θc值(即更高的na/nb比率)或者更陡的坡度的用于OLED的基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圣戈班玻璃厂,未经法国圣戈班玻璃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35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