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长可变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4218.5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3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藁科祯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S5/06 | 分类号: | H01S5/06;G01J3/08;G01J3/26;G02B26/00;H01S5/183;H01S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黄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镜 波长可变光源 半反射镜 光共振器 激光媒介 驱动机构 全反射镜 滤光器 反射 联动 | ||
本发明所涉及的波长可变光源(1A)具备由第1激光媒介物(M1)和全反射镜(K1A)以及半反射镜(K2)构成的第1光共振器(R1)、由第2激光媒介物(M2)和全反射镜(K1B)以及半反射镜(K2)构成的第2光共振器(R2)、具有一对第1反射镜(S1a,S1b)并且选择性地使第1光(L1)以及第2光(L2)透过以及反射的第1滤光器(FP1)、具有一对第2反射镜(S2a,S2b)并且选择性地使第1光(L1)以及第2光(L2)透过以及反射的第2滤光器(FP2)、使第1反射镜(S1a)以及第2反射镜(S2a)联动而动作的第1驱动机构(A1)、使第2反射镜(S2b)进行动作的第2驱动机构(A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长可变光源。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波长可变光源是作为波长多路通信(wave-length multipletelecommunication)用激光来进行使用的,并且是被调整到特定波长来进行使用的。波长可变光源其高效率化、高精度化、小型化、高速化都是可能的。波长可变光源由于所谓对于简单的光谱分析器和断层图像取得装置等用途来说也能够利用的理由而不断被关注。关于像这样的波长可变光源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有所记载。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波长可变激光器。波长可变激光器以小型化进行制造是容易的,并且在广阔的波长可变范围内能够获得高输出。该波长可变激光器具备外部谐振器、透过型法布里-珀罗干涉滤光器(Transparent Fabry-Perot interference filter)。外部谐振器是由1个激光元件以及一对反射镜构成。透过型法布里-珀罗干涉滤光器相对于外部谐振器内的光路被倾斜配置。透过型法布里-珀罗干涉滤光器是用微型机械技术进行形成的法布里-珀罗型的滤光器。透过型法布里-珀罗干涉滤光器是控制2枚薄膜反射镜之间的间隙来使透过波长变化。通过控制透过型法布里-珀罗干涉滤光器的透过波长,从而波长可变激光器使出射光的振荡波长变化。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具有广范围波长可变带的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具备多个表面发射激光器、控制部。多个表面发射激光器其波长带宽互不相同。控制部可变控制将对应这些波长带宽的全波长范围作为波长可变带从而从发光装置被出射的光的波长。控制部通过控制向各个表面发射激光器提供的电流量从而使从表面发射激光器被照射的光的波长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501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9-1637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关于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波长可变激光器,波长可变激光器的出射光的波长带宽是根据从激光元件出射的光的波长带宽被决定的。因此,不能够将波长可变激光器的出射光的波长带宽扩大到从激光元件出射的光的波长带宽以上。关于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发光装置,因为控制向表面发射激光器提供的电流量,所以表面发射激光器的动作状态并不是恒定的。因此,从发光装置出射的出射光的光特性恐怕不会是稳定的。
因此,本发明就是借鉴了以上所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之结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着出射光的光特性被稳定化而扩大出射光的波长带宽为可能的波长可变光源。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未经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4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