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过充电单元及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7260.2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8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间明田博清;根岸信保;岩村直树;桥本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2/34;H01M10/48;H02H7/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吴倩;张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单元 二次 电池 | ||
1.一种防过充电单元,其是设置在二次电池中的防过充电单元,其具 备:
电流切断部,其一端与所述二次电池的一个电极端子电连接,当规定 的电流通过时进行切断;
第1短路引线,其与所述电流切断部的另一端电连接;
第2短路引线,其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另一个电极端子电连接;
电压检测部,其测定所述第1短路引线与所述第2短路引线之间的电 压;和
连接部,其在所述电压检测部测定的电压超过规定的阈值时,使所述 第1短路引线和所述第2短路引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过充电单元,其中,所述电流切断部通过 被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力熔化而进行切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过充电单元,其中,所述第1短路引 线或所述第2短路引线中的任一短路引线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短路引线重 叠地形成;
所述连接部具备:
驱动部,其向所述第1短路引线或所述第2短路引线中的任一短路引 线与另一短路引线接触的方向施加应力,
固定部,其按照维持所述短路引线与另一所述短路引线的间隔的方式 固定所述短路引线,和
加热部,其在所述电压检测部测定的电压超过规定的所述阈值时,对 所述固定部进行加热,使所述短路引线不能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过充电单元,其中,所述加热部通过二次 电池的电力对所述固定部进行加热。
5.一种二次电池,其具备:
上面开口的外包装容器,
包含在所述外包装容器内且含有电解质的电极组,
与所述电极组的正极电连接的正极引线,
与所述电极组的负极电连接的负极引线,
与所述正极引线电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外包装容器的外部的正极端子,
与所述负极引线电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外包装容器的外部的负极端子, 和
所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过充电单元;
所述电流切断部在所述第1短路引线和所述第2短路引线电连接时切 断电流。
6.一种防过充电单元,其是设置在二次电池中的防过充电单元,其具 备:
第1短路引线,其与所述二次电池的一个电极端子电连接;
第2短路引线,其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另一个电极端子电连接,以至少 一部分与所述第1短路引线重叠的方式形成;
电压检测部,其对所述第1短路引线与所述第2短路引线之间的电压 进行测定;
驱动部,其向所述第1短路引线或所述第2短路引线中的任一短路引 线与另一短路引线接触的方向施加应力;
固定部,其按照维持所述短路引线与另一所述短路引线的间隔的方式 固定所述短路引线;和
加热部,其在所述电压检测部测定的电压超过规定的所述阈值时,对 所述固定部进行加热,使所述短路引线不能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过充电单元,其中,所述加热部通过二次 电池的电力对所述固定部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过充电单元,其中,所述短 路引线具备使所述固定部通过的孔;
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二次电池的盖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 孔上。
9.一种二次电池,其具备:
上面开口的外包装容器;
包含在所述外包装容器内且含有电解质的电极组;
与所述电极组的正极电连接的正极引线;
与所述电极组的负极电连接的负极引线;
与所述正极引线电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外包装容器的外部的正极端子;
与所述负极引线电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外包装容器的外部的负极端子;
电流切断部,其在所述正极引线和所述负极引线电连接时,将所述正 极引线与所述电极组的所述正极之间流动的电流或所述负极引线与所述电 极组的所述负极之间流动的电流切断;和
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过充电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72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及其热管理装置、以及具有该电池的UAV
- 下一篇:电池设备和电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