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处理装置以及加热烹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48805.1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7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梶原秀浩;石井纪一;铃木胜利;岛博纪;桧山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梶原 |
主分类号: | A47J27/14 | 分类号: | A47J27/14;A47J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处理 装置 以及 烹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材料进行加热处理的加热处理装置以及对食材进行加热烹 调的加热烹调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加热烹调装置,例如有日本特开2002-238770号公报中记载的 烹调装置。该烹调装置如下:容纳食材的烹调容器能翘起旋转地支撑在架子上, 在底部侧配置燃气加热装置,在烹调容器内插入配置有搅拌叶片。
利用该烹调装置,将食材放入烹调容器内,利用燃气加热装置加热烹调容 器,能够在利用搅拌叶片搅拌的同时进行炒制烹调等。
在烹调后,使烹调容器翘起旋转,能够将食材排出。
该烹调装置中,根据食材的种类(例如肉类、面类、米饭类等),为了防 止烹调过程中溅落到烹调容器的周壁部侧的食材的焦煳,或者从细菌管理的观 点出发,进一步从防止焦煳以及细菌管理的观点出发,将烹调容器的周壁部的 加热温度提高至与底部同等是重要的。
但是,加热烹调后,底部侧的温度由于食材的存在而下降,但是周壁部难 以下降,在排出食材时有可能发生焦煳。
该情况下,通过在烹调容器的周壁部设置套,使冷却水通过,能够降低周 壁部的温度。
但是,由于利用冷却水的反复冷却和烹调过程中的加热,烹调容器受到热 压力,由于龟裂等存在耐久性降低的问题。
另外,作为利用冷却水的加热锅的冷却,在日本特开2001-232165号公报 等中也有所公开,也存在导致同样问题的可能。
并且,除了食材的焦煳以外,还存在不能切实地进行温度控制从而影响质 量的问题,因此对于冷却存在要求,同样存在由于龟裂等导致耐久性降低的问 题。
而且,这样的问题不限于食材,在将材料放入处理容器进行加热处理的加 热处理装置中也是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387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321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要解决的问题点是,在利用冷却水进行的烹调容器、处理容器的冷却中, 耐久性受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了在进行冷却的同时维持耐久性,提供一种加热处理装置,对投 放到处理容器中的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其特征在于,具备薄雾喷出部,该薄雾 喷出部用于对上述处理容器的预定部位在加热处理后吹出薄雾进行冷却。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烹调装置,对投放到烹调容器中的食材进行加热烹 调,其特征在于,具备薄雾喷出部,该薄雾喷出部用于对上述烹调容器的预定 部位在加热烹调后吹出薄雾进行冷却。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加热处理装置或者加热烹调装置由于为上述结构,因此通过对预 定部位利用薄雾进行冷却能够减轻热压力,提高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加热烹调装置的立体图。(实施例1)
图2是加热烹调装置的主视图。(实施例1)
图3是加热烹调装置的俯视图。(实施例1)
图4是从加热烹调装置的侧面看到的动作图。(实施例1)
图5是表示加热烹调装置的加热部以及薄雾喷出部的配置的侧视说明图。 (实施例1)
图6是表示加热烹调装置的加热部以及薄雾喷出部的配置的俯视说明图。 (实施例1)
图7表示焦煳状况,是不进行薄雾喷雾时焦煳状况的照片。
图8表示焦煳状况,是进行薄雾喷雾时状况的照片。(实施例1)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利用薄雾进行冷却实现了在进行冷却的同时维持耐久性这一目的。
实施例1
图1是加热烹调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加热烹调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加 热烹调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从加热烹调装置的侧面看到的动作图。
如图1~图3所示,加热烹调装置具备作为烹调容器的烹调锅1和支撑底 座3。烹调锅1具备底部5和设在底部5的外周壁的作为周壁部的圆筒状的锅 身部7,是上部敞开的形状。在烹调锅1的上部,如图3所示在烹调锅1的一 侧设有食材取出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梶原,未经株式会社梶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8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