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D38激动剂的医学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480050148.4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M·J·戈德斯坦;R·莱维;H·科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利兰·斯坦福大学托管委员会 |
主分类号: | A61K39/00 | 分类号: | A61K39/00;A61K39/39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11517 | 代理人: | 顾云峰;吴龙瑛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d38 激动剂 医学 用途 | ||
政府权益
本发明的进行得到了由国立卫生研究院颁发的CA15324合约的政府支持。政府对 本发明享有一些权益。
背景
单克隆抗体治疗正迅速成为包括某些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紊乱或病症的治疗标 准。尽管单克隆抗体具有有前景的活性,但由于各种因素,患有难治性或晚期癌症的患者中 的应答率通常仅为一部分,小于25%。
概述
本发明证明了通过激动CD38(即,通过给予CD38激动剂治疗,例如包括施用CD38激 动剂)有效治疗癌症。在本发明之前,已将由肿瘤细胞表达的CD38描述为用于治疗癌症的抑 制性治疗的潜在靶点。因此,根据之前理解,激动CD38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肯定是不期望的。 然而,本发明确立了施用CD38激动剂可增强个体免疫系统靶向并破坏癌细胞的能力。特别 地,本发明证明了激动CD38可增强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灭。如本领域所知的,免疫效应 细胞(如,自然杀伤[N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就是 破坏已被(如,与靶细胞表面上的标记物相互作用的)抗体“标记”(即,结合)的靶细胞。此过 程被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本发明特别证明了施用CD38激动剂可增强免疫效应 细胞如NK细胞的ADCC能力,特别是针对已与抗体结合的癌细胞。
本发明进一步证明了CD38激动剂治疗与抗肿瘤抗体治疗组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证明了相对于抗肿瘤抗体治疗的连续、分阶段的CD38激动剂治疗的实 用性和有效性。特别地,本发明明确确立了通过接触与抗肿瘤抗体(即,特异性结合肿瘤抗 原的抗体)结合的肿瘤细胞可增强免疫效应细胞上的CD38水平。更进一步地,本发明证明, 在此增强之后施用CD38激动剂实现了对所述肿瘤细胞的显著有效杀灭。鉴于CD38在除免疫 效应细胞以外的细胞上的显著表达,且特别鉴于CD38在癌细胞上的表达,此组合治疗,且特 别是此分阶段组合治疗的有效性是特别令人惊讶的。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通过向患者施用包含CD38激动剂的组合物来治疗癌 症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此种施用是给予正在接受或已经接受抗肿瘤抗体治疗的个 体(如,患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个体在施用所述CD38激动剂之前的一个时间段前已 经接受了抗肿瘤抗体治疗。在特别此类实施方式中,选择所述时间段以使得在施用所述 CD38激动剂之前效应细胞表面上的CD38表达已增加,当所述效应细胞暴露于与抗肿瘤抗体 结合的肿瘤细胞时,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在许多实施方式中,且特别是在CD38 激动剂治疗与抗肿瘤抗体治疗组合(特别是当施用所述CD38激动剂治疗相对于施用所述抗 肿瘤抗体治疗延迟一个时间段时)的许多实施方式中,给予此治疗导致ADCC增加,推测CD38 表面表达增加的效应细胞介导了其ADCC增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施用所述CD38激动剂时 的肿瘤细胞凋亡相对于在不存在所述CD38激动剂下观测到的肿瘤细胞凋亡增加。在一些实 施方式中,施用所述CD38激动剂时的肿瘤生长相对于在不存在所述CD38激动剂下观测到的 肿瘤生长减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起施用CD38激动剂治疗和针对一种或多种不 同于CD38的可诱导的免疫效应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激动剂治疗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此类方法进一步涉及给予抗肿瘤抗体治疗。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包括以 下步骤的治疗癌症的方法:i)给予抗肿瘤抗体治疗;ii)给予抗CD38激动剂治疗;以及iii) 给予靶向至少一种不同于CD38的可诱导的免疫效应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激动剂治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至少一个特定剂量的)抗肿瘤抗体治疗之后的第一个时间 段后给予(至少一个剂量的)CD38激动剂治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至少一个特定剂量 的,任选地,相同特定剂量的)抗肿瘤抗体治疗后的第二个时间段后给予靶向至少一种不同 于CD38的可诱导的免疫效应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激动剂治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 个和第二个时间段是相对于相同剂量的抗肿瘤抗体治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个 和第二个时间段是相同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个和第二个时间段是不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利兰·斯坦福大学托管委员会,未经小利兰·斯坦福大学托管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0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