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0227.5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1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太郎;河西繁;原恵美子;藤野豊;长田勇辉;中込淳;小松智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1/31 | 分类号: | H01L21/31;C23C16/455;C23C16/511;H01L21/205;H05H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向处理容器内供给预定的气体的喷淋板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3年9月11日在日本国提出申请的特愿2013-188665号以及2014年6月9日在日本国提出申请的特愿2014-118531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处理是制造半导体器件不可缺少的技术。近年来,出于LSI的高集成化以及高速化的要求,构成LSI的半导体元件要求进一步的细微加工。
然而,在容量耦合型等离子体处理装置、感应耦合型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中,所生成的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较高、且等离子体密度较高的区域被限定。因此,难以实现可满足半导体元件的进一步的细微加工的要求的等离子体处理。
因而,为了实现这种细微加工,需要生成低电子温度且高等离子体密度的等离子体。为了满足这需要,提出有如下这样的装置:利用微波在处理容器内生成表面波等离子体,由此,对半导体晶圆(以下称为“晶圆”)进行等离子体处理(例如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中,使微波向同轴管传输而向处理容器内辐射,利用微波的表面波所具有的电场能量使等离子体产生用的气体激发,产生低电子温度且高等离子体密度的表面波等离子体。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中,微波从同轴管向处理容器内辐射,因此,其顶部成为利用石英等电介质板将表面波等离子体和天线之间夹持的构造,成为处理气体从处理容器的侧壁向处理容器内供给的构造。这样,气体从顶部以外进行了供给,因此,气体的流动无法控制,难以进行良好的等离子体控制。
因此,在引用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技术,在该技术中,在天线之下设置具有很多气体喷出孔的由电介质体构成的喷淋板,经由该喷淋板将处理气体铅垂向下地导入处理容器内。由此,在处理容器内形成铅垂方向的气流并均匀地供给处理气体,形成均匀的等离子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881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969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由本发明人等确认了如下内容:若利用例如引用文献2那样的具有天线以及喷淋板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例如对晶圆进行成膜处理,则在喷淋板的孔的内部也形成膜。这样一来,由于在孔的内部形成膜,有可能堵塞喷淋板的孔。
推测其原因在于,在表面波等离子体的影响下,喷淋板附近的区域中的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比远离喷淋板的表面的位置的电子温度高。因此,在成膜处理中,例如甲硅烷气体(SiH4)等原料气体在喷淋板附近被过度分解。其结果,成膜堆积在喷淋板的孔部分、或发生了气相反应而导致产生灰尘。
关于这一点本发明人等进行了调查,结果确认了:在形成于喷淋板的、微波的辐射孔(槽)的附近电子温度特别升高。因此,推测为原料气体的过度分解的大多数在形成于喷淋板的槽的附近中产生。
为了防止原料气体的过度分解,使向天线供给的微波的功率降低即可。然而,若使微波的功率降低,则存在这样的问题:等离子体产生用的气体的激发变得不充分,无法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另外,出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期望的是使等离子体产生用的气体高效地激发,使例如成膜处理中的成膜速度提高。
本发明是鉴于这点做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有向处理容器内导入气体的喷淋板并利用微波产生表面波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中,抑制在喷淋板的气孔进行成膜且高效地产生等离子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等离子体处理装置,该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具有等离子体产生用天线,该等离子体产生用天线包括向处理容器内供给第1气体和第2气体的喷淋板,利用由于微波的供给而形成于所述喷淋板的表面的表面波形成等离子体而对基板进行处理,其中,该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具有由导电体构成的垂下构件,该垂下构件从所述喷淋板的下端面向下方突出,所述垂下构件的外侧面从上端部朝向下端部向外侧扩展,所述喷淋板包括向所述处理容器内供给第1气体的多个第1气体供给口和向所述处理容器内供给第2气体的多个第2气体供给口,所述第1气体供给口配置于比所述垂下构件的外侧面靠内侧的位置,所述第2气体供给口配置于比所述垂下构件的外侧面靠外侧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未经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02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