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李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2428.9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9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C·D·施密茨;A·赛超;A·M·米勒;R·W·凯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音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1/00 | 分类号: | B64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张颖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通常涉及用于飞行器或其他类型交通工具上的行李架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两个支撑面板和设置在支撑面板之间并由支撑面板支撑的行李架桶的行李架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客机被设计为使得随身携带的行李主要储存在座位上方的行李架内。这些行李架可在机身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从而在机身内形成两个或多个行李架行。例如,两个这样的行可在窗口座位上方延伸,每行位于飞行器的每侧上。两个额外的行可在中间座位区上方的机身的中部中延伸。
通常,每个行李架是由独立单元形成的,其包括框架和由框架支撑的行李架桶。框架围绕着桶并附连到机身。框架通常是具有三个或更多个侧面或面板的独立组件。例如,框架可包括在行李架桶每侧上的两个侧面板和互联并提供对两个侧面板的支撑的后面板。后面板可用于附连到机身。在行李架桶操作期间产生的负荷可从行李架桶转移到侧面板,然后从侧面板转移到后面板,并且最后从后面板转移到机身。在某些设计中,负荷可从行李架桶直接转移到后面板,并且然后从后面板转移到机身。这样,框架需要较高的机械强度从而支撑行李架桶、放进桶里的随身行李和在各种操作条件如加速度和振动期间产生的其他力的重量。这样的框架的重量通常代表了行李架系统整体重量的重要部分。非常期望的是,减少任何飞行器组件的重量而不牺牲其性能特征。
发明内容
提供了用于飞行器和其他类似的交通工具上的行李架系统。行李架系统可包括两个脱离的支撑面板和设置在支撑面板之间并在安装后由这些面板支撑的行李架桶。支撑面板可附连到垂直框架构件,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附连到其他框架构件,例如相邻的垂直框架构件或附连到水平框架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面板可包括基本上垂直于面板的主表面延伸的角撑板。角撑板可给面板提供额外的刚性,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用于附连到水平框架构件的一个或多个开放通道。支撑面板将飞行器操作期间所产生的所有负荷从行李架桶转移到机身,或更具体地,转移到垂直和其它框架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在飞行器上使用的行李架系统包括: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第一支撑面板经配置以附连到第一垂直框架构件,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附连到飞行器的第一附加框架构件。第一附加框架构件可以是另一垂直框架构件、水平框架构件或机身的一些其它组件。第二支撑面板经配置以附连到第二垂直框架构件并附连到飞行器的第二附加框架构件。类似于第一附加框架构件,第二附加框架构件可以是另一垂直框架构件、水平框架构件或机身的一些其它组件。行李架系统还包括行李架桶,即第一行李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多个行李架桶。
当安装行李架系统时,第一行李架桶设置在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之间。第一行李架桶可以枢转附连到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经配置以支撑在第一行李架桶操作期间所产生的负荷并且将该负荷转移到第一垂直框架构件、第一附加框架构件、第二垂直框架构件以及第二附加框架构件。这些负荷由第一行李架桶和存储在桶中的行李的重量、飞行器的加速度、飞行器的振动以及飞行器和/或行李架桶暴露于其中的其它操作条件产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可以是互相平行的平面结构。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是脱离的结构。换句话说,即使在飞行器上安装行李架系统之后,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也不直接连接彼此或彼此接触。在安装后,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均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框架构件并连接到设置在这些面板之间的行李架桶。应当注意,在系统安装之前,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均与任何框架构件断开连接,并且可以与行李架桶断开连接。换言之,行李架系统可被提供作为拆卸的套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面板包括基本垂直于第一支撑面板的主表面延伸的角撑板。主表面被定义为配置为在系统安装后面向行李架桶的表面。角撑板可经配置以附连到第一附加框架构件,例如水平框架构件的部分或另一垂直框架构件。角撑板可从第一面板的两个主表面延伸出来,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形成这样的通道,其经配置以耦合到第一附加框架构件,或更具体地,以紧密地安装第一附加框架构件进入通道。角撑板可与第一支撑面板的一个或两个主表面形成整体结构,或者可以是分离的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附加框架构件和第二附加框架构件是相同或不同的水平框架构件的部件。例如,第一附加框架构件可以是连接到第一垂直框架构件的部分水平框架构件,同时第二附加框架构件可以是连接到第二垂直框架构件的部分水平框架构件。可替换地,第一附加框架构件和/或第二附加框架构件可以是垂直框架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音公司,未经波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2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