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体移载装置以及检体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3410.0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9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圷正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G01N35/02 | 分类号: | G01N35/02;G01N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体移载 装置 以及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血液、尿液等生物体样本的移载的检体移载装置以及使用该检体移载装置的检体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院、检查机构等中,对通过采血、采尿等而从患者获得的血液、尿液等生物体样品(以下,称为检体)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基于分析结果的各检查项目的检查结果掌握患者的状态。
近年来,伴随着检体检查的多样化,要求在短时间内大量地进行针对各检体的前处理、分析处理等一系列的处理,从而在检体的定性、定量分析中,使用自动地进行前处理、分析处理的检体处理系统。
作为上述的检体处理系统,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80815号公报)公开了自动检体处理装置,该自动检体处理装置具备收容检体的检体装载装置、对来自该检体装载装置的检体进行前处理的前处理装置以及对来自该前处理装置的检体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进行从检体的前处理至分析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2808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构成检体处理系统的前处理装置、多个分析装置等之间,存在保持收容检体的检体容器的载体的种类、形状不同的情况。因此,在上述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设置于检体容器的输送路的与多个分析装置的各连接部分的移载装置,将检体容器移载至与各分析装置对应的载体。
然而,在需要补充检体的分析所使用的试药或者故障由此陷入无法使用检体容器的输送目的地的分析装置的状态的情况下,考虑到输送至该分析装置的检体容器在移载装置、输送路上停滞,而担心各检体的分析处理的延迟或者检体分析系统整体的分析处理的总处理能力(throughput)的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分析处理的延迟、总处理能力的降低的检体处理系统。
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检体容器移载装置具备:检体容器移载机构部,其配置于将搭载收容检体的检体容器的第一载体向多个输送目的地之一输送的输送路与该输送目的地之间,并在被所述输送路输送的第一载体与用于在所述输送目的地搭载并输送所述检体容器的第二载体之间移载上述检体容器;以及移载控制部,其对上述输送目的地是否处于适合接收上述检体容器的状态进行判定,在判定为不适合接收的状态的情况下,以将上述第一载体经由上述输送路输送至其他的输送目的地的方式对上述检体容器移载机构部进行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分析处理的延迟、总处理能力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检体容器移载机构部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3是与检体容器一同表示在前处理装置以及输送路中使用的检体容器支架的示意图。
图4是与检体容器一同表示在分析装置中使用的检体容器架子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从检体容器支架抽出检体容器的样子的图。
图6是表示从检体容器支架抽出检体容器的样子的图。
图7是表示从检体容器支架抽出检体容器的样子的图。
图8是表示从检体容器支架抽出检体容器的样子的图。
图9是表示将检体容器搭载于检体容器架子的样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将检体容器搭载于检体容器架子的样子的图。
图11是表示将检体容器搭载于检体容器架子的样子的图。
图12是表示将检体容器搭载于检体容器架子的样子的图。
图13是抽出内部输送路与检体容器移载位置的周边结构而示意性地表示的图。
图14是抽出内部输送路与检体容器移载位置而表示的图。
图15是抽出内部输送路与检体容器移载位置而表示的图。
图16是抽出内部输送路与检体容器移载位置而表示的图。
图17是抽出内部输送路与检体容器移载位置而表示的图。
图18是抽出内部输送路与检体容器移载位置而表示的图。
图19是抽出内部输送路与检体容器移载位置而表示的图。
图20是抽出内部输送路与检体容器移载位置而表示的图。
图21是抽出内部输送路与检体容器移载位置而表示的图。
图22是抽出内部输送路与检体容器移载位置而表示的图。
图23是抽出内部输送路与检体容器移载位置而表示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3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