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袋形伤口敷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1995.0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6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卡斯滕·麦克斯纳;海赛姆·科尔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F13/00;B01D63/08;B01D63/00;B01D69/0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顾红霞,彭会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口 敷料 系统 | ||
1.一种用于引入伤口中的袋形伤口敷料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平坦毛细管隔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平坦毛细管隔膜系统布置于袋形伤口敷料中,所述袋形伤口敷料在其外边缘处闭合并且具有顶面、底面以及袋内部,
-其中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各自由二维材料形成,并且所述底面能够透过流体,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平坦毛细管隔膜系统布置于所述袋内部中并连接至至少一个供给管线,使得液体、气体和/或其它物质能够通过所述供给管线和所述至少一个毛细管隔膜系统而传送,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供给管线能够连接至在所述袋形伤口敷料外部的供给单元或清除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伤口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形伤口敷料的所述底面由非织造、二维材料或半透微孔平坦隔膜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形伤口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形伤口敷料的所述底面由半透微孔平坦隔膜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伤口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形伤口敷料的所述底面具有至少0.01mL/(min·cm2·巴)的水渗透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伤口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形伤口敷料的所述底面具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伤口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平坦毛细管隔膜系统与所述至少一个供给管线的所述连接定位于所述袋内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供给管线经由流体密封地装配至所述至少一个供给管线的外部横截面的贯穿开口从所述袋形伤口敷料引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伤口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平坦毛细管隔膜系统与所述至少一个供给管线的所述连接在所述袋形伤口敷料外部布置于所述顶面上,并且用于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供给管线的所述至少一个平坦毛细管隔膜系统经由流体密封地装配的贯穿开口从所述袋形伤口敷料引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伤口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引流系统布置于所述袋内部,所述引流系统适用于从待处理的伤口移除流出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袋形伤口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系统为引流导管,所述引流导管经由流体密封地装配至所述引流导管的横截面的贯穿开口从所述袋形伤口敷料引出并能够连接至真空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伤口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毛细管隔膜系统被设计成互相平行的毛细管隔膜的垫的形式,其中所述垫中的所述毛细管隔膜使用互相间隔且互相平行的连接元件连接至彼此,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元件彼此保持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伤口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隔膜以其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嵌入所述至少一个供给管线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袋形伤口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毛细管隔膜系统连接至两个供给管线,其中所述毛细管隔膜以其相反的两端嵌入相应供给管线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伤口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隔膜具有在0.01mL/(min·cm2·巴)至50mL/(min·cm2·巴)的范围内的水的跨隔膜流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19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蓄电池反接监测装置
- 下一篇:包含纤维蛋白原结合肽的肽类树状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