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及触控屏幕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3800.6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5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朴东必;梁敏洙;李在显;李喆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触控感测 电极 屏幕 面板 | ||
1.一种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包括:
直接附着至第一光学功能层的第一感测图型及直接附着至第二光学功能层的第二感测图型;
其中该第一光学功能层与该第二光学功能层分别具有0.01至0.09 1/μm的介电常数/厚度值,且该第一光学功能层与第二光学功能层的介电常数的总和为6至11,
其中该第一光学功能层与该第二光学功能层是各独立地选自由覆盖窗、偏光板与延迟膜组成的群组,但彼此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其中该第一光学功能层具有3.2至6.0的介电常数,且该第二光学功能层具有2.8至5.0的介电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其中该第一光学功能层具有35至320 μm的厚度,且该第二光学功能层具有30至280 μm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其中该第一光学功能层与该第二光学功能层是独立地被包括于触控屏幕面板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其中在该第一感测图型与该第二感测图型之间的介电常数/距离值为0.01至0.25 1/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其中在该第一感测图型与该第二感测图型之间的距离为12至300 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其中在该第一感测图型与该第二感测图型之间的介电常数为2.8至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其中该偏光板是单一偏光层或是层压体,其中保护膜是附着至该偏光层的至少一个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其中该层压体偏光板中包括的该偏光层与该保护膜分别为单独的光学功能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其中该延迟膜是单层或是层压体,其中硬化液晶膜是附着至基材的一个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其中该层压体延迟膜中包括的该基材与该硬化液晶膜分别为单独的光学功能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其中该第一感测图型与该第二感测图型于彼此不同平面上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其中该第一感测图型与该第二感测图型并不设有额外的绝缘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其中在该第一光学功能层与该第一感测图型之间、以及在该第二光学功能层与该第二感测图型之间的折射系数差异为0.8或更低。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其中该第一感测图型和第二感测图型具有1.3至2.5的折射系数。
16.一种触控屏幕面板,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触控感测电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屏幕面板,其中,当该混合触控感测电极中包括的该第一光学功能层与该第二光学功能层中其一是延迟膜、且光学功能膜是通过接着剂附着至该延迟膜的上部部分时,在基于该延迟膜的上侧上形成的该感测图型与上接着剂层之间的折射系数差异为0.3或更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38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