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新型嵌合基因ATF7IP-PDGFRB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3918.9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5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清河信敬;松本健治;小林健一郎;市川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国成育医疗研究中心;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LSIP基金运营联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A61K39/395;A61K45/00;C07K14/705;C07K19/00;C12N9/12;C12Q1/02;G01N33/15;G01N33/50;G01N33/53;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王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急性 淋巴细胞 白血病 新型 嵌合 基因 atf7ip pdgfrb | ||
1.一种基因融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来自被检测者的分离得到的试样中的具有激酶活性的ATF7IP-PDGFRB融合多肽或编码其的融合多核苷酸的工序,所述ATF7IP-PDGFRB融合多肽包括ATF7IP的SETDB1结合结构域以及PDGFRB的跨膜结构域和激酶结构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融合多肽为下述(i)~(iii)中的任一种:
(i)由序列号2或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多肽,
(ii)由序列号2或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多肽中缺失、取代或添加1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所构成的、并且具有激酶活性的多肽,或者
(iii)由与序列号2或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并且具有激酶活性的多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融合多核苷酸为下述(i)~(iv)中的任一种:
(i)由序列号1或3所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多核苷酸,
(ii)与由与序列号1或3所示的碱基序列所构成的多核苷酸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多核苷酸在严格条件下杂交、并且编码具有激酶活性的多肽的多核苷酸,
(iii)由序列号1或3所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多核苷酸中缺失、取代或添加1个或多个核苷酸的碱基序列所构成的、并且编码具有激酶活性的多肽的多核苷酸,或者
(iv)与由序列号1或3所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多核苷酸具有80%以上的序列同一性、并且编码具有激酶活性的多肽的多核苷酸。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因融合为癌的责任突变(驱动突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癌为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一种鉴定抑制多肽的表达和/或活性的物质能带来治疗效果的癌患者或存在患癌风险的被检测者的方法,所述多肽由作为癌的责任突变(驱动突变)的基因融合产生的融合多核苷酸所编码,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的工序:
(1)检测来自被检测者的分离得到的试样中的包括ATF7IP的SETDB1结合结构域以及PDGFRB的跨膜结构域和激酶结构域并且具有激酶活性的ATF7IP-PDGFRB融合多肽、或编码其的融合多核苷酸的工序;和
(2)在检测到所述融合多肽、或编码其的融合多核苷酸的情况下,判定为抑制所述多肽的表达和/或活性的物质在所述被检测者中能带来治疗效果的工序。
7.一种基因融合的检测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A)~(C)中的任一种多核苷酸或抗体或者它们的组合:
(A)作为探针的多核苷酸,所述探针设计为特异性地识别ATF7IP-PDGFRB融合多核苷酸;
(B)作为一对引物的多核苷酸,所述一对引物设计为能够特异性扩增ATF7IP-PDGFRB融合多核苷酸;或者
(C)特异性地识别ATF7IP-PDGFRB融合多肽的抗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基因融合为癌的责任突变(驱动突变)。
9.包括ATF7IP的SETDB1结合结构域以及PDGFRB的跨膜结构域和激酶结构域并且具有激酶活性的、分离得到的ATF7IP-PDGFRB融合多肽或其片段。
10.编码权利要求9所述的融合多肽或其片段的多核苷酸。
11.一种ATF7IP-PDGFRB基因融合阳性癌的治疗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治疗剂,其特征在于:
包含抑制ATF7IP-PDGFRB融合多肽的表达和/或活性的物质作为有效成分,所述ATF7IP-PDGFRB融合多肽包括ATF7IP的SETDB1结合结构域以及PDGFRB的跨膜结构域和激酶结构域并且具有激酶活性。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治疗剂,其特征在于:
癌为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国成育医疗研究中心;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LSIP基金运营联合公司,未经日本国成育医疗研究中心;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LSIP基金运营联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39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