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乘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73777.9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15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大桥达之;宫地一好;牧田昇司;千叶良平;饭田薰;佐藤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F.C.C.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乘型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坐于车辆的鞍座上的驾驶者在操纵车把的情况下驾驶的跨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在配备有具有自动速比控制模式的变速器的两轮车(诸如小型摩托车或者摩托车)中,在自动速比控制模式下的行驶期间,驾驶者难以在想要的时刻应用发动机制动。因而,必需通过将变速器在例如切换到手动速比控制模式之后切换到较大速比来应用发动机制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会造成操作的不便性(诸如操作困难)以及因此造成可操作性的劣势,这是因为在应用发动机制动之前必需将操作切换到手动速比控制模式。
为了解决这些麻烦,已提出一种两轮车,在驾驶者的意图通过操作装置被输入时,该两轮车能够执行至少两个齿轮级或者更多齿轮级的减档,以应用发动机制动而不损害自动速比控制的优点(以下的专利文献1)。更具体地,在现有技术的两轮车中,通过执行制动杆和节气门把手的操作输入能够将变速器转换到拟手动速比控制模式,并且通过在拟手动齿轮控制模式下执行节气门把手的操作输入能够获得手动速比控制。另外,在以下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用于根据两个制动操作装置的操作条件来改变速比的技术。根据该现有技术,可以通过在制动操作下执行减档来即时地应用发动机制动。
现有技术的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9-156448A
专利文献2:JP 02-102969 A
发明内容
待由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尽管现有的制动器和节气门把手能够将变速器转换到手动速比控制模式(拟手动速比控制模式)并且因此不必提供单独的专有操作装置来转换到手动速比控制模式,但问题在于需要用于与驾驶两轮车的操作分离的用于应用发动机制动的特殊操作。这是因为驾驶者的速比控制意图通过结合预定节气门操作模式的输入以及制动输入的存在与否而被区别地判断。
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现有技术中,问题在于,通过在大速比下应用发动机制动,在长的陡峭下坡上行驶之后,在平坦道路上行驶时将不会获得驾驶者期望的减速度。例如,尽管专利文献2的现有技术通过借助制动操作执行减档而能够即时地应用发动机制动,但是当在长的陡峭下坡上行驶时其被控制成使得通过在大速比下应用发动机制动,车辆能够在制动未变弱(制动力未降低)的情况下行驶,从而防止车辆被加速。然而,如果当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时执行这样的控制,则减速度将变得太多(过制动)并且将不对应于驾驶者期望的减速度。
为了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乘型车辆,该跨乘型车辆能够根据驾驶者需要在自动速比控制下行驶时即时地应用发动机制动,并且能够省除用于应用发动机制动的单独的专有操作装置以及单独的特殊操作。
用于实现该目的的手段
根据第1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坐于鞍座上的驾驶者在操纵车把的情况下驾驶的跨乘型车辆,该跨乘型车辆包括:车把,该车把的两个末端上设置有待由驾驶者抓取的抓取把手和用于加速器操作的节气门把手;第一制动装置和第二制动装置,所述第一制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制动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制动操作的两个操作装置,这两个操作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车把的末端上;坡度检测装置,该坡度检测装置用于在车辆的行驶期间检测道路坡度;以及减速度调整装置,该减速度调整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坡度检测装置检测的道路坡度自动地调整所述车辆的减速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跨乘型车辆还包括驾驶者需要判断装置,该驾驶者需要判断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制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制动装置的操作状态以及由所述坡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道路坡度判断驾驶者所需要的车辆的减速度;并且所述减速度调整装置能够基于由所述驾驶者需要调整装置判断的所述减速度来控制所述车辆。
第2发明是第1发明的跨乘型车辆,其中,该跨乘型车辆还包括目标减速度设定装置,该目标减速度设定装置用于基于由所述驾驶者需要判断装置判断的所述减速度来设定目标减速度,以将所述车辆控制为具有由所述目标减速度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目标减速度。
第3发明是第2发明的跨乘型车辆,其中,所述目标减速度设定装置将在所述第一制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制动装置二者都被操作时的所述目标减速度设定成大于在所述第一制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制动装置中的任一个被操作时的所述目标减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F.C.C.,未经株式会社F.C.C.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73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