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绿茶清澈度和清新属性并降低绿茶苦味和涩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74912.1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3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J·西里尔斯;L·卡恩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雀巢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20 | 分类号: | A23F3/20;A23F3/16;A23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凌立;黄革生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绿茶 清澈 清新 属性 降低 苦味 涩味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绿茶的苦味和涩味的方法,以及一种含有苦味和涩味减少的绿茶的营养产品。在一般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对绿茶提取物进行微滤,以形成微滤渗余物和微滤渗透物;对所述微滤渗透物进行超滤或低温分级分离中的至少一者;以及使用来自所述超滤的超滤渗透物或者来自所述低温分级分离的上清制造绿茶产品。所述超滤渗透物或所述上清可进一步浓缩,经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以形成粉末,作为浓缩物使用,或者经稀释而形成即饮型饮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对所述微滤渗透物进行超滤以形成超滤渗余物和超滤渗透物,然后对所述超滤渗透物进行低温分级分离以形成上清和沉淀。
背景技术
本发明整体涉及绿茶产品和制造绿茶产品的方法。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在不依赖添加剂或化学品的情况下提高绿茶清澈度和清新属性并降低绿茶苦味和涩味的方法。
茶的感官特性主要取决于茶的组成成分。茶的苦味和涩味通常归因于儿茶素、黄酮醇苷、皂苷、咖啡因和氨基酸的组合。虽然饮茶之人将一定的苦味和涩味与更高质量的茶相关联,但仍存在敏感性,而且可察觉到涩味和苦味的阈值窄。特别是对于具有高茶固形物的功能性饮料而言,这可能是一个问题。过量的苦味和涩味会降低清新作用和享用乐趣。
许多消费者混淆苦味(味道)和涩味(风味感觉),而对于经过培训的感官评定人员,这些味道感觉却不同。消费者还可能对这些绿茶属性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有必要制造一种绿茶,其具有较低的苦味和涩味并同时保持特征性茶风味以及可能的高儿茶素量,以保留茶的营养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提高绿茶清澈度和清新属性并降低绿茶苦味、涩味和持久性,同时维持儿茶素抗氧化剂和咖啡因水平的方法。该方法在不依赖添加剂或化学品并且不大量损失特征性茶风味的情况下去除了茶中对苦味、涩味和持久性贡献巨大的级分。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用于降低和/或调节绿茶苦味和涩味和/或提高绿茶清新属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绿茶提取物进行微滤,以形成微滤渗余物和微滤渗透物;对所述微滤渗透物进行超滤以形成超滤渗余物和超滤渗透物;以及使用超滤渗透物制造绿茶产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使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至25,000Da的膜进行超滤。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将超滤渗透物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成粉末来制造绿茶产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绿茶产品是通过稀释超滤渗透物制成的即饮型饮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将超滤渗透物加入营养组合物中来制造绿茶产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用于降低绿茶苦味和涩味和/或提高绿茶清新属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绿茶提取物进行微滤,以形成微滤渗余物和微滤渗透物;以及对微滤渗透物进行低温分级分离以形成上清和沉淀。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用于降低绿茶苦味和涩味和/或提高绿茶清新属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绿茶提取物进行微滤,以形成微滤渗余物和微滤渗透物;对所述微滤渗透物进行超滤以形成超滤渗余物和超滤渗透物;以及对超滤渗透物进行低温分级分离以形成上清和沉淀。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使用来自低温分级分离的上清制造绿茶产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将上清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成粉末。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稀释上清以制造即饮型饮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将上清加入营养组合物中来制造绿茶产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绿茶产品是浓缩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使用来自低温分级分离的沉淀制造食物产品。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滤前,绿茶提取物的固形物量介于1%至30%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滤前,绿茶提取物的固形物量为约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雀巢产品有限公司,未经雀巢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74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