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77145.X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03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柴田益诚;钉谷琢夫;垣尾政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1/18 | 分类号: | B66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龚晓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同一井道内设有多个轿厢的多轿厢方式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物的高层化,追求使电梯装置高速化、大容量化,来提高输送量。并且,作为应对这种需求的电梯装置,已知有具有双层轿厢的双层电梯、和多个轿厢在同一井道内独立行进的多轿厢方式的电梯装置。
但是,双层电梯虽然适合于穿梭(shuttle)运转时的大量输送,但在运行的自由度上有欠缺。并且,为了应对双层轿厢的重量,需要特别大型的曳引机及制动装置。另外,在彼此相邻的楼层的层高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对下轿厢和上轿厢的间隔进行调节的机构。
另一方面,多轿厢方式的电梯装置对各轿厢的移动进行制约,以避免轿厢彼此的碰撞,因而不适合于一次输送大量乘客的穿梭运转。
对此,在以往的多轿厢方式的电梯装置中,电梯控制装置的运转模式包括:独立运转模式,使第1轿厢和第2轿厢分别独立行进;以及接近同步运转模式,使第1 轿厢和第2轿厢在相互接近的状态下一体地同步行进。
安全控制装置根据电梯控制装置的运转模式的切换,来切换独立运转安全基准和同步运转安全基准而判定有无异常。并且,安全控制装置对第1轿厢和第2轿厢设定根据独立运转安全基准和同步运转安全基准而不同的占有区间(禁止其它轿厢进入的区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869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如上所述的以往的多轿厢方式的电梯装置中,作为同步运转安全基准下的占有空间,设定了使第1轿厢和第2轿厢能够互不碰撞地紧急停止的范围。因此,在接近同步运转模式中,需要使后行轿厢在从先行轿厢的行进开始时起延迟规定时间再开始行进,以便使先行轿厢不会进入到根据后行轿厢的最高速度决定的占有区间内,因而不能确保如双层电梯那样的运行效率。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接近同步运转模式下的运行效率的多轿厢方式的电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多个轿厢,它们分别独立地在同一井道内升降;电梯控制装置,其实施轿厢的驱动控制,并且管理轿厢的运行;轿厢间缓冲器,其缓和轿厢彼此之间的碰撞带来的冲击;以及安全控制装置,其根据与轿厢的位置及速度有关的信息来监视轿厢的状态,在检测出异常时使轿厢转入安全状态,电梯控制装置的运转模式包括:独立运转模式,使轿厢分别独立地行进;以及接近同步运转模式,使轿厢在相互接近的状态下一体地同步行进,在安全控制装置中设定有监视基准距离,安全控制装置当在运转模式是接近同步运转模式时彼此相邻的轿厢的距离超过监视基准距离的情况下,判定为异常。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使用缓和轿厢彼此之间的碰撞带来的冲击的轿厢间缓冲器,而且当在接近同步运转模式时彼此相邻的轿厢的距离超过监视基准距离的情况下判定为异常,因而即使是在接近同步运转中万一轿厢彼此碰撞时,也能够将碰撞速度限制为低速。因此,能够使先行轿厢和后行轿厢的行进同时开始或者大致同时开始,能够提高接近同步运转模式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多轿厢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第1及第2轿厢以独立运转模式向相互接近的方向行进时的第1轿厢的速度监视基准的曲线图。
图3是示出图1的第1及第2轿厢以独立运转模式向相互接近的方向行进时的第2轿厢的速度监视基准的曲线图。
图4是示出图1的第1及第2轿厢以独立运转模式向相同方向行进且第2轿厢先行时的第1轿厢的速度监视基准的曲线图。
图5是示出图1的第1及第2轿厢以独立运转模式向相同方向行进且第1轿厢先行时的第2轿厢的速度监视基准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图1的安全控制装置的接近同步运转模式的安全监视算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利用部分模块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多轿厢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在图中,在同一(共同)井道1内设有第1轿厢(上轿厢)2、与第1轿厢2对应的第1对重3、第2轿厢(下轿厢)4以及与第2轿厢4对应的第2对重5。第2 轿厢4配置在第1轿厢2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77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装置和基站
- 下一篇:清扫机器人以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