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和复合材料的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82857.0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3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臼井胜宏;荒井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39/10 | 分类号: | B29C39/10;B29C39/24;B29C39/42;B29C3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成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是如下成形方法:在能够开闭的成形模具内的模腔配置增强基材,在对所述成形模具施加了合模压力的状态下将树脂向所述模腔内注入,使所述树脂硬化来对复合材料进行成形,其中,
将所述模腔内的压力的阈值设定得低于所述合模压力,
在向所述模腔内注入所述树脂时,对所述树脂施加所述合模压力以上的注入压力而注入所述树脂,直到所述模腔内的压力达到所述阈值为止,在所述模腔内的压力达到了所述阈值之后,对所述模腔内进行抽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中,
在对所述模腔内进行抽吸时,至少对注入到所述模腔内的所述树脂的一部分进行抽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方法,其中,
在对所述模腔内进行抽吸时,使所述模腔内的压力逐渐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中,
在注入所述树脂之前,对所述成形模具内进行抽真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中,
所述增强基材包括碳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中,
所述复合材料用于汽车零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其中,
所述阈值是所述合模压力的85%~95%的范围的值。
8.一种复合材料的成形装置,其具有:
能够开闭的成形模具,其形成有供增强基材配置的模腔;
加压部,其对所述成形模具施加合模压力;
树脂注入部,其向所述模腔内注入树脂;
抽吸部,其对所述模腔内进行抽吸,
所述树脂注入部对所述树脂施加所述合模压力以上的注入压力而注入所述树脂,直到所述模腔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得低于所述合模压力的阈值为止,在所述模腔内的压力达到了所述阈值之后,所述抽吸部对所述模腔内进行抽吸,并且所述树脂注入部不对所述树脂施加所述注入压力就将所述树脂向所述模腔内注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材料的成形装置,其中,
所述抽吸部至少对注入到所述模腔内的所述树脂的一部分进行抽吸。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成形装置,其中,
所述抽吸部使所述模腔内的压力逐渐下降。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成形装置,其中,
所述抽吸部在注入所述树脂之前对所述成形模具内进行抽真空。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成形装置,其中,
所述增强基材包括碳纤维。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成形装置,其中,
所述复合材料是汽车零部件用的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材料的成形装置,其中,
所述阈值是所述合模压力的85%~95%的范围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28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变压器封塑机
- 下一篇:一种超长嘴推扭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