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甘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引物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4529.5 | 申请日: | 2015-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0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王季春;卢会翔;唐道彬;吕长文;赵勇;刘勋;黄远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贵君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甘薯 病毒 实时 荧光 定量 pcr 检测 引物 方法 | ||
1.用于甘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引物包括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检测引物,所述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所示;所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
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引物的检测试剂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试剂盒还包括内标基因检测引物,所述内标基因为甘薯泛素基因UBI和甘薯组蛋白H2B基因,所述甘薯泛素基因UBI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15和SEQ ID NO.16所示;所述甘薯组蛋白H2B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17和SEQ ID NO.18所示。
4.利用权利要求2或3所述检测试剂盒检测甘薯SPVD病毒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检测样品和对照样品总RNA,反转合成第一链cDNA,备用;
(2)根据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设计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引物和内标基因检测引物,然后以步骤(1)合成的第一链cDNA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
(3)比对检测样品和对照样品的Ct值计算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所示;所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标基因为甘薯泛素基因UBI和甘薯组蛋白H2B基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薯泛素基因UBI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15和SEQ ID NO.16所示;所述甘薯组蛋白H2B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17和SEQ ID NO.18所示。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定量PCR的扩增程序为95℃预变性10min;95℃变性15s,60℃退火1min,50个热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45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