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甘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引物及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04529.5 申请日: 2015-01-06
公开(公告)号: CN104450977A 公开(公告)日: 2015-03-25
发明(设计)人: 张凯;王季春;卢会翔;唐道彬;吕长文;赵勇;刘勋;黄远新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代理人: 王贵君
地址: 400715***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甘薯 病毒 实时 荧光 定量 pcr 检测 引物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甘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引物,还涉及含有检测引物的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病毒病(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是由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olotic stunt virus,SPCSV)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协生共侵染甘薯引起的病毒病害。感染SPVD的甘薯表现叶片扭曲、畸形、叶片褪绿、明脉以及植株严重矮化等症状。SPVD对甘薯产量影响极大,可使甘薯减产50%~98%,严重时可造成90%以上的产量损失,甚至绝收,是甘薯上的毁灭性病害。2012-2013年度SPVD病毒病在我国大面积爆发,在重庆地区爆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测SPVD的方法,对于该病的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用于甘薯病毒检测目前检测手段有病状学诊断、指示植物检测法、电子显微镜检测法、血清学检测,较为常用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和PCR技术。由于ELISA技术的灵敏度较低,而且SPLV、SPVG和SPFMV 3种病毒的抗体之间常常有交互反应,不能对3种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而利用单一的RT-PCR检测方法对多种病毒进行检测时,工作量大,效率低。因此,急需建立一种在一次PCR反应中同时检测上述3种甘薯病毒的多重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用于甘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引物;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含有上述检测引物的试剂盒;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利用上述试剂盒检测甘薯SPVD病毒病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用于甘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引物,包括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检测引物,所述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所示;所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

2、含有所述检测引物的检测试剂盒。

进一步,所熟检测试剂盒还包括内标基因检测引物,所述内标基因为甘薯泛素基因UBI和甘薯组蛋白H2B基因,所述甘薯泛素基因UBI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15和SEQ ID NO.16所示;所述甘薯组蛋白H2B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17和SEQ ID NO.18所示。

3、利用所述检测试剂盒检测甘薯SPVD病毒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检测样品和对照样品总RNA,反转合成第一链cDNA,备用;

(2)根据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设计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引物和内标基因检测引物,然后以步骤(1)合成的第一链cDNA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

(3)比对检测样品和对照样品的Ct值计算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进一步,所述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所示;所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

进一步,所述内标基因为甘薯泛素基因UBI和甘薯组蛋白H2B基因。

进一步,所述甘薯泛素基因UBI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15和SEQ ID NO.16所示;所述甘薯组蛋白H2B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17和SEQ ID NO.18所示。

进一步,所述荧光定量PCR的扩增程序为95℃预变性10min;95℃变性15s,60℃退火1min,50个热循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4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