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醛酮还原酶菌株、基因、酶、载体、工程菌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04669.2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0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军;刘小青;罗希;郑裕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53 | 分类号: | C12N15/53;C12N9/04;C12N15/70;C12N1/21;C12P13/00;C12N1/16;C12R1/72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醛酮 还原酶 菌株 基因 载体 工程 应用 | ||
1.一种醛酮还原酶基因,所述醛酮还原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
2.一种醛酮还原酶基因编码的醛酮还原酶,所述醛酮还原酶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
3.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醛酮还原酶基因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
4.一种由权利要求3所述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制备的携带醛酮还原酶基因的重组基因工程菌。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醛酮还原酶基因在制备重组醛酮还原酶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为:构建含有所述醛酮还原酶基因的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化至宿主菌中,获得的重组基因工程菌诱导培养,培养液经固液分离,获得含重组醛酮还原酶的菌体细胞。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醛酮还原酶基因编码的醛酮还原酶在催化6-氰基-(5R)-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不对称还原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为:以携带醛酮还原酶基因的重组工程菌经发酵培养获得的菌体细胞为催化剂,以6-氰基-(5R)-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为底物,以葡萄糖为辅助底物,以pH7.0磷酸钾缓冲液为反应介质构成反应体系,在30℃、200转/分钟条件下进行转化反应,反应完全后,获得含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混合液,将混合液分离纯化,获得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所述底物的初始浓度为0.01~0.1mol/L反应体系,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以菌体细胞湿重计为50~300g/L反应体系,所述葡萄糖的用量为1~50g/L反应体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为:将携带醛酮还原酶基因的重组工程菌经发酵培养获得的菌体细胞经超声破碎后的破碎混合液离心,取上清液为催化剂,以6-氰基-(5R)-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为底物,添加还原型NADH构成反应体系,在30℃、200转/分钟条件下进行转化反应,反应完全后,获得含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混合液,将混合液分离纯化,获得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所述底物的初始浓度为0.01~0.1mol/L反应体系,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以菌体细胞湿重计为50~300g/L反应体系,所述NADH的用量为0.01~0.1mol/L反应体系。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体细胞按如下方法制备:将携带醛酮还原酶基因的重组工程菌接种至含有终浓度5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37℃培养10小时,获得种子液;再将种子液以体积浓度3%的接种量接种到新鲜的含有终浓度5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至菌体浓度OD6000.8~1.0,然后加入终浓度为9.0g/L乳糖,25℃诱导培养10小时后,4℃、9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弃上清,沉淀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收集菌体细胞。
10.一种提供权利要求1所述醛酮还原酶基因的菌株,所述菌株为白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XP146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4年8月14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382,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46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