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CRT屏玻璃制备纳米微晶石板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5286.7 | 申请日: | 2015-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6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付玉生;胡亚春;黄信谋;许建国;易家吉;王健;于丰;陈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仁新玻璃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0/00 | 分类号: | C03C10/00;C03C6/02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61219 | 代理人: | 孙卫增 |
地址: | 3000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crt 玻璃 制备 纳米 微晶石 板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微晶石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CRT屏玻璃制备纳米微晶石板材的方法。
技术背景
中国是家用电器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电视机和电脑更新换代的高峰期,每年淘汰量将达800万台以上,占整机重量55~65wt%的阴极射线管(CRT)急需找到合适的资源化解决方法。尤其是CRT中无铅的屏玻璃,如果不进行回收利用,不但占用土地,而且浪费资源,如何将废弃的屏玻璃变废为宝,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李英侠等以废玻璃和矿渣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了微晶玻璃。这些方法中废玻璃采用废弃的平板玻璃或瓶罐玻璃,且废玻璃的加入量大都在50%以下。([1]李英侠,陈嘉庚.利用废玻璃和矿渣制备烧结微晶玻璃[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7,29(2):89-92;[2]明果英,胡鹏飞,欧阳兰容等.一种利用冶炼废渣及CRT废旧玻璃制造微晶玻璃的方法[P].CN201110305757.8,2011-10-11.[3]章为夷.利用废玻璃制备建筑用微晶玻璃板材的方法[P].CN200410104277.5,2004-12-20.[4]雷恒孚.用废玻璃制作的微晶玻璃板[P].CN200610140748.7,2006-10-9.[5]大连交通大学.利用废玻璃制备建筑用微晶玻璃板材的方法[Z].gkls085624,2009.[6]冯翠兰.黑色微晶玻璃装饰板的研制[J].佛山陶瓷,2003,13(2):15-17.[7]张雯.低成本微晶玻璃材料及制备工艺[P].CN200710194303.1,2007-12-14.[8]章为夷.利用废玻璃制备建筑用微晶玻璃板材的方法[P].CN200410104277.5,2004-12-20.[9]雷恒孚.用废玻璃制作的微晶玻璃板[P].CN200610140748.7,2006-10-9.[10]大连交通大学.利用废玻璃制备建筑用微晶玻璃板材的方法[Z].gkls085624,2009.)
CN102503140A公开了一种利用冶炼废渣和CRT废玻璃制造的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根据产品要求设计工艺配方,其原材料配方为:按重量比,冶炼废渣45%,CRT废玻璃45%,方解石灰3-5%,石英砂5%,外加剂0.5-1%。所用烧结方法为传统的颗粒堆积烧结方法。
郭艳平等([1]郭艳平,钟高辉,区雪连等.利用铅锌尾矿和CRT玻璃固体废弃物协同制备微晶玻璃工艺[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7(5):30-34.[2]李宇,苍大强,努尔艾力·库尔班江,热娜古丽·艾克白尔.一种利用熔渣处理废弃CRT并制备微晶玻璃的方法[P],CN201410110097.1.2014-3-24.)以铅锌尾矿和CRT玻璃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材料。结果表明:利用铅锌尾矿、CRT玻璃废弃物制备微晶玻璃的最佳配方为:尾矿20%、CRT玻璃30%、添加辅料石英砂29.7%、方解石25%、Al2O312%、晶核剂TiO21%。该方法不但CRT玻璃用量少,而且整个烧结熔融温度高,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
CN201110349617.0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CRT玻璃渣及荧光粉制备微晶玻璃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CRT中的荧光粉用稀硫酸进行溶解,加入HF将溶解出的稀土离子转变成氟化稀土沉淀,过滤,干燥;(2)CRT玻璃残渣经过清洗、过滤、研磨,然后与氟化稀土和氟化钠按比例混合,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含量为:玻璃残渣:62%~68%、氟化钠:28%~32%、氟化稀土:4%~6%,然后研磨使其混合均匀;(3)然后将物料在温度900~1200℃焙烧20~60min,将玻璃水倒入不锈钢板中,在380~450℃高温炉中冷却1~2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微晶玻璃。该方法CRT玻璃残渣加入量低,且所制备的微晶玻璃中含有部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稀土物质,不能大规模用于建筑装饰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仁新玻璃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仁新玻璃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5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