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著乳酸菌及其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食药用菌的方法和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8602.6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芳;郭心悦;陈雪巧;熊荣园;郭丽琼;陆雅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8;A23L31/10;A23L33/00;C12R1/01;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1064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著 乳酸菌 及其 酿酒 酵母 混合 发酵 药用 方法 产品 | ||
1.一种土著乳酸菌4J1,分类命名为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于2014年12月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10129。
2.权利要求1所述土著乳酸菌4J1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以1%~4%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1中,于25℃~37℃恒温发酵培养16~24h,离心收集菌体,用0.8%~2%的NaCl溶液悬浮菌体,即得;
所述的发酵培养基1为马铃薯汁培养基:马铃薯150~300g,蛋白胨5~15.0g、葡萄糖10.0~30.0g、蒸馏水1L,pH 6.8,121℃,20min灭菌即得。
3.权利要求1所述土著乳酸菌4J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是将所述菌株的培养菌液与酿酒酵母培养菌液制备得到混合菌液应用于食药用菌混合发酵方面;所述混合菌液是将所述土著乳酸菌和酿酒酵母分别培养至指数增长期时后将土著乳酸菌和酿酒酵母的培养液采用1~5:5~1体积比例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液是将所述土著乳酸菌和酿酒酵母分别培养至指数增长期时后将土著乳酸菌和酿酒酵母的培养液采用2:1的体积比例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药用菌包括金针菇、杏鲍菇、猴头菇和蟹味菇。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发酵是在发酵的食药用菌中添加0.5%~4.0%的盐、0.5~1%的氯化钙,在每50g~150g食药用菌中按照接种量为0.5%~3.0%接种混合菌液,在15℃~35℃的发酵温度下密封发酵4~10天。
7.一种食药用菌的混合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食药用菌的前处理:将新鲜无污染的食药用菌原料去杂、清洗、晾干、切块或切片,备用;
S2.按照50~150g食药用菌:100~300mL容器容积的比例将经S1步骤前处理好的食药用菌装入容器,加入食盐和氯化钙,盖上容器盖;
S3.将S2步骤准备的装有食药用菌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后冷却;
S4.在无菌条件下,将混合菌种的菌液加入S3步骤准备的装有食药用菌的容器,拌匀后密封容器;所述混合菌种的菌液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土著乳酸菌和酿酒酵母分别培养至指数增长期时后将二者的培养液混合而成,混合的体积比例为1~5:5~1;
S5.将密封容器恒温静置发酵即得成品;
S4步骤所述将混合菌种的菌液加入是在每50g~150g食药用菌中按照接种量为0.5%~3.0%接种混合菌种的菌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食药用菌的混合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所述食盐和氯化钙的加入量分别按照在发酵的食药用菌中添加0.5%~4.0%的盐、0.5~1%的氯化钙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食药用菌的混合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S5步骤所述将密封容器恒温静置发酵是在15℃~35℃的发酵温度下密封发酵4~1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86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