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金刚烷型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及其药用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12264.3 申请日: 2015-01-09
公开(公告)号: CN104513224A 公开(公告)日: 2015-04-15
发明(设计)人: 许刚;徐宏喜;廖洋;劳远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D321/10 分类号: C07D321/10;A61K31/357;A61P35/00
代理公司: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代理人: 马晓青
地址: 650201 ***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肿瘤 活性 金刚 烷型间苯三酚类 化合物 及其 药用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金刚烷型间苯三酚类活性化合物Rxc-189及其制备方法,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其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金丝桃属(Hypericum)是藤黄科(Guttiferae)的一个大属,全世界约400种,除南北两极地或荒漠地及大部分热带低地外世界广布。我国约有55种8亚种,几产于全国各地,但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其中云南约产27种4亚种,四川约产25种3亚种,贵州约产19种1亚种;有10余种为广布种。中国特有种类有32种,其中的19种分布于云南。除了用于观赏,金丝桃属植物具有抗抑郁、抗病毒、抗菌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该属植物在国内外民间被广泛作为药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国产金丝桃属植物有25种被民间作药用。其长期的民间药用基础,使得各国学者对该属植物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药学研究方面。先后从不同的金丝桃属植物中发现了如金丝桃素类、槲皮苷、金丝桃苷、芦丁、黄烷酮醇类、黄酮类、酮类、香豆素类和间苯三酚衍生物(贯叶金丝桃素)等活性成分。其中间苯三酚类化合物结构类型十分丰富且多变,且多有全新骨架类型的化合物报道。但迄今为止,现有技术中尚未见有骈五元碳环的金刚烷型间苯三酚类化合物Rxc-189及其的生物活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从近无柄金丝桃(Hypericum subsessile N.Robson)中分离得到的一类骈五元碳环金刚烷型间苯三酚类化合物,以其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在制备药物中特别是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下述结构式所示的骈五元碳环的金刚烷型间苯三酚类化合物Rxc-189或其药用盐,

如所述的药用盐,是指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与有机酸或无机酸形成的盐,所述的有机酸为酒石酸、柠檬酸、甲酸、乙酸、乙二酸、丁酸、草酸、马来酸、琥珀酸、己二酸、藻酸、柠檬酸、天冬氨酸、苯苯磺酸、樟脑酸、樟脑磺酸、二葡糖酸、环戊烷丙酸、十二烷基硫酸、乙磺酸、葡庚糖酸、甘油磷酸、半硫酸、庚酸、己酸、延胡索酸、2‐羟基乙磺酸、乳酸、马来酸、甲磺酸、烟酸、2‐萘磺酸、扑酸、果胶酯酸、3‐苯基丙酸、苦味酸、新戊酸、丙酸、琥珀酸、酒石酸、硫代氰酸、对‐甲苯磺酸盐和十一烷酸盐,所述的无机酸为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或磷酸。

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所述的金刚烷型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和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的金刚烷型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金刚烷型间苯三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取近无柄金丝桃地上部分,干燥,粉碎后用100%甲醇,每次50L,室温下冷浸三次,每次2天;提取液浓缩后浸膏用硅胶100-200目拌样过硅胶柱,分别以氯仿和乙酸乙酯洗脱,得氯仿部分,用聚酰胺粉80-100目拌样上MCI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洗脱,以TLC进行检测,合并相同组分,得到5个组分A-E,其中组分C再过硅胶柱后得到组分C1-C7,C4组分经过HPLC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Rxc-189。

本发明的骈五元碳环的金刚烷型间苯三酚类化合物Rxc-189及其药物组合物可以是任何合适形式,例如固体,半固体,液体或气溶胶形式。一般情况下,药物含有本发明的化合物或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与适合外部,肠道,或肠胃外给药的有机或无机载体或赋形剂混合。活性成分可以是复方的,例如,与常规无毒药学可接受载体和/或赋形剂制成片剂、小药丸、胶囊、栓剂、阴道栓、溶液、乳液、混悬液和适合使用的其他形式。在组合物中使用的药学可接受载体包括,例如,水、葡萄糖、乳糖、阿拉伯胶、明胶、甘露糖醇、淀粉、三硅酸镁、滑石、玉米淀粉、角蛋白、胶态二氧化硅、马铃薯淀粉,和适合在制备固体、半固体、液体或气溶胶形式的制剂中使用的其他载体。组合物可以另外含有稳定剂,增稠剂,和/或着色剂和香料。

本发明的骈五元碳环的金刚烷型间苯三酚类化合物Rxc-189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配糖体可经口或不经过口给药,给药量因药物不同而各有不同,对成人来说,每天1‐100mg较合适。

经口服给药时,首先使化合物与常规的药用辅剂如赋形剂、崩解剂、黏合剂、润滑剂、抗氧化剂、包衣剂、着色剂、芳香剂、表面活性剂等混合,将其制成颗粒剂、胶囊、片剂等形式给药;非经口给药时可以注射液、输液剂或栓剂等形式给药。制备上述制剂时,可使用常规的制剂技术。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22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