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乳液聚合体系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凝胶微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5280.8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0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郑豪;程慧君;申有青;刘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122/14 | 分类号: | C08F122/14;C08F2/30;B01J1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液聚合 体系 制备 分散 聚合物 凝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乳液聚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水乳液聚合体系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凝胶微球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凝胶是由于其主链或支链含有大量的亲水性基团,遇水溶胀形成三维网状交联的聚合物结构。水凝胶是一种高分子网络体系,性质柔软,在水中溶胀后既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又能吸收大量的水。另外,水凝胶由于其性质柔软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含水量,是生物活性分子,抗癌药物和自修复分子的良好载体,在电化学、药物控制释放、海洋防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等多种,各自有自己的优缺点。一般来说,本体聚合虽然得到的产物纯净,但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能够拍出,容易导致气泡,产品变色等,甚至出现爆聚。而对于溶液聚合法,其克服了本体聚合体系传热困难的问题,但是由于合成过程中单体在溶液中分散性不好,因而得到的聚合产物多会结块聚结,不能够得到分散性好,性质均一的聚合产物。而乳液聚合法,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在溶液中形成乳液,能够得到粒径均匀,分散性好的聚合产物。
普通的乳液聚合法,最常用的是O/W型,由于体系中存在大量的水,对于一些产物对水敏感的反应并不适用,如制备聚酯类聚合物,水的存在会导致聚酯的水解,因而不能够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产物。另外,有些单体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差,因而也不能够采用普通的乳液聚合法。非水乳液聚合体系中连续相和分散相均采用有机溶剂,不仅避免了体系与水的副反应,克服了单体溶解性问题,而且可以避免水凝胶遇水溶胀导致的粒径增大问题。因此,申请人采用非水乳液聚合法,一种非水乳液聚合体系可控制备聚合物凝胶微粒的方法已经申请了专利(专利申请号201210202656.2),本发明在之前申请人研究的基础上,合成了圆球形、单分散和粒径可控的聚合物凝胶微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水乳液聚合体系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凝胶微球的方法。
一种非水乳液聚合体系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凝胶微球的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0.05~1.50g乳化剂溶于15~45mL 的非极性溶剂中,放置8~14h使乳化剂完全溶解,得到含乳化剂的非极性溶液;
2)将0.23~0.69g 双巯基官能团单体,加入至0.5~4.5mL 极性溶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双巯基官能团单体溶液,用注射器抽取双巯基官能团单体溶液,磁力搅拌下,逐滴滴加至步骤1) 得到的含乳化剂的非极性溶液中,持续滴加25~60min;
3)加入0.3~0.9mL 三乙胺,超声5~10min 使溶液混合均匀,再逐滴加入0.29~0.87g 多双键官能团单体,滴加速度为1~4.8mL/min,磁力搅拌下聚合反应10~48h;
4)加入15~60mL 非极性溶剂进行破乳,静置0.5~1h待溶液分层,移去上清液,下层溶液经过滤后得到沉淀物,用非极性溶剂洗涤2~4次,沉淀物经自然晾干,再经真空干燥10~48h后,得到粒径为1.3~3.5μm的单分散聚合物凝胶微球。
另一种非水乳液聚合体系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凝胶微球的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0.05~1.50g乳化剂溶于15~45mL 的非极性溶剂中,放置8~14h使乳化剂完全溶解,磁力搅拌下滴加0.29~0.87g多双键官能团单体,得到含多双键官能团单体的溶液;
2)将0.23~0.69g 双巯基官能团单体,加入至0.5~4.5mL极性溶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双巯基官能团单体溶液;用注射器抽取双巯基官能团单体溶液,磁力搅拌下,逐滴滴加至步骤1)得到的含多双键官能团单体的溶液中,持续滴加25~60min,超声5~10min使溶液分散均匀,再逐滴加入0.3~0.9mL三乙胺,磁力搅拌下,聚合反应10~48h;
3)加入15~60mL 非极性溶剂进行破乳,静置0.5~1h待溶液分层,移去上清液,下层溶液经过滤后得到沉淀物,用非极性溶剂洗涤2~4次,沉淀物经自然晾干,再经真空干燥10~48h后,得到粒径为0.5~3.0μm的单分散聚合物凝胶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52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