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抗体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7441.7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8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圣;徐晓鹏;乔晶鑫;何永龙;侯月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大畜牧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18 | 分类号: | C07K16/18;G01N33/569;G01N33/53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罗伟添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传染性 坏死 病毒 抗体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 一种检测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抗体,其特征在于,其为兔抗ISKNV-23P8 多克隆抗体,是以含有序列号为SEQ ID NO:1的一段氨基酸残基为表位抗原,获得特异性识别ISKNV-23P8的多克隆抗体;所述多克隆抗体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合成多肽:以序列为SEQ ID NO:1的多肽片段为模板,用生物学方法合成多肽,用HPLC对合成的多肽进行纯化,纯度在85%以上;
2)耦联:将上述步骤1)合成多肽耦联至钥孔血蓝蛋白中,获得23P8-KLH复合物;
3)乳化:用弗氏完全佐剂对上述步骤2)得到的23P8-KLH复合物进行乳化;
4)免疫:用上述步骤3)的乳剂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背部皮下多点注射,首免后10-15天,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的23P8-KLH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5)血清抗体的检验与制备:加强免疫后7天,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兔血清中特异抗体的生成情况;
6)亲和层析:利用ISKNV-23P8耦联的琼脂糖凝胶对血清中特异抗体进行亲和层析,获得兔抗ISKNV-23P8 多克隆抗体。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1)合成多肽:以序列为SEQ ID NO:1的多肽片段为模板,用生物学方法合成多肽,用HPLC对合成的多肽进行纯化,纯度在85%以上;
2)耦联:将上述步骤1)合成多肽耦联至钥孔血蓝蛋白中,获得23P8-KLH复合物;
3)乳化:用弗氏完全佐剂对上述步骤2)得到的23P8-KLH复合物进行乳化;
4)免疫:用上述步骤3)的乳剂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背部皮下多点注射,首免后10-15天,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的23P8-KLH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5)血清抗体的检验与制备:加强免疫后7天,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兔血清中特异抗体的生成情况;
6)亲和层析:利用ISKNV-23P8耦联的琼脂糖凝胶对血清中特异抗体进行亲和层析,获得兔抗ISKNV-23P8 多克隆抗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的具体方法为:以ISKNV感染48小时后的MFF-1细胞培养上清为样品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印至硝酸纤维素膜,用10%脱脂奶粉封闭硝酸纤维素膜,37℃,1h;然后分别加入1:4000倍稀释的兔血清,4℃,过夜后,用TBST清洗3次硝酸纤维素膜;然后加入2000倍稀释的HRP-羊抗兔IgG二抗,37℃,1 h,用TBST清洗3次硝酸纤维素膜,用DAB 显色试剂进行显色;待分子量为200KDa的蛋白显色则判定为ISKNV-23P8血清抗体阳性;通过耳部静脉血管采集兔子血液,室温下放置1小时后,4℃,过夜,3000rpm离心5分钟,收集血清。
4.一种检测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免疫荧光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大畜牧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大畜牧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74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