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热压诱导式多通道通风隔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0252.5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雷勇刚;王飞;顾元;段绍阳;赵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7/04 | 分类号: | E04F17/04;E04B1/7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压 诱导 通道 通风 隔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风热压诱导式多通道通风隔热系统,属于住宅和公共建筑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有效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两种可再生能源的风热压诱导作用,在强化自然通风能力的同时,既不消耗电能,又可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节能效果极其显著的多通道通风隔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匮乏,建筑的高能耗问题日益凸显,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得比例也越来越大。在发达的国家近40%的能源是在建筑中消耗的;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生活舒适标准的不断提高,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建筑能耗将会大幅增长。因此,发展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有效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能耗的降低对于整个社会的节能意义重大。
建筑内自然通风对于室内热舒适和室内空气品质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自然通风是建筑节能的一项有效措施。太阳能烟囱是常见的利用太阳能来形成自然通风的方法,基于太阳能热压作用,将热能转化为动能,利用密度差产生的浮升力来提供动力,实现建筑自然通风。传统的太阳能烟囱形式有Trombe墙体式结构、竖直结构和倾斜屋顶式三种类型。专利201320748851.5公布了一种利用太用能夹层通风干燥农作物的大棚,在传统太阳能烟囱基础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系统和风机系统,用于通风干燥农作物。专利201410063784.2公布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和辐射制冷综合应用的Trombe墙,在传统Trombe墙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百叶窗帘,一侧涂有选择性吸收涂层,另一侧涂有选择性辐射涂层,利用两个涂层在不同波段发射率和吸收率的不同实现制冷或供热。
传统的太阳能烟囱可以通过热浮力作用强化建筑自然通风,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1)对实际的太阳能烟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风力的影响,甚至产生风力对其性能的削弱和抑制作用,传统的太阳能烟囱没有考虑室外风速的影响,也没有有效合理利用室外风的作用;(2)传统Trombe墙结构的通风形式设置一个空气通道,其吸热部位设置于建筑外墙,隔热效果不好,增加了室内冷负荷。传统太阳能通风系统利用太阳能仅在吸热层上,太阳能诱导能力不足;(3)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机的太阳能通风系统虽然不消耗其他形式的能源,但是涉及电路元件,设备和投资增多,系统复杂,保养和维修难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风热压诱导式多通道通风隔热系统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有效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两种可再生能源的风热压诱导作用,在强化自然通风能力的同时,既不消耗电能,又可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节能效果极其显著的多通道通风隔热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热压诱导式多通道通风隔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有效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两种可再生能源的风热压诱导作用,在强化自然通风能力的同时,既不消耗电能,又可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节能效果极其显著的多通道通风隔热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主气流通道Ⅰ、Ⅱ和两个室外空气诱导通道Ⅲ、Ⅳ,所述主气流通道Ⅰ在隔热层与隔板之间,主气流通道Ⅱ在吸热层与玻璃盖板之间,隔热层外侧设有保温层和隔板,两个通道下方设置有带两个导流板的底板,两个通道上方分别为顶板和天圆地方,且在天圆地方上方连接有内筒,在保温层和隔热层上部设有可调的百叶风口;所述室外空气诱导通道Ⅲ在挡风转向板与带有防虫网的防雨百叶之间,室外空气通道Ⅳ在圆环百叶片与内筒之间,防雨百叶可通过其上方的百叶转轴控制,在天圆地方上部依次设置有内筒、圆环百叶片、外筒和锥形风帽,所述外筒由外筒撑杆固定于天圆地方上。
所述主气流通道Ⅰ外侧依次设置有隔热层、保温层和隔板。
所述主气流通道Ⅰ内侧由吸热层和隔板构成。
所述保温层为橡塑材料,厚度为20~30㎜;隔热层用带铝箔的离心玻璃棉,厚度为30~40㎜。
所述吸热层用黑铬镀膜,镀膜厚度为0.15~0.20㎜。
所述挡风转向板与防雨百叶之间为室外空气诱导通道Ⅲ。
所述圆环百叶片与内筒之间为室外空气诱导通道Ⅳ。
所述底板设置3%至6%的坡度,且在坡度最低处有10~15㎜宽的密封橡胶条。
所述百叶风口(1)的百叶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范围为0°至90°。
所述防雨百叶(11)的百叶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范围为0°至90°。
所述外筒和天圆地方均采用深色材料制成。
本发明一种风热压诱导式多通道通风隔热系统的优点与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02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异形装饰板的生产制造工艺
- 下一篇:垂直共用排气道的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