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集热管玻璃金属熔封接头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20786.8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3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朱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诚远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王长征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热管 玻璃 金属 接头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太阳能集热管玻璃金属熔封结构及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管玻璃金属熔封接头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热利用市场中,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产品占近90%的市场份额,其绝大部分产品为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该产品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生产工艺和装备成熟度高而被广泛利用。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因其结构限制,存在着换热效率低,容易结垢、冻坏,破损,使用温度低等诸多问题,且其技术水平和性能的提高也已经达到极限。
为了解决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产品质量、可靠性和使用问题,使其向中温太阳能技术方向发展,提出了玻璃-金属封接结构的太阳能集热管。
玻璃-金属封接结构集热管主要分为两种结构:玻璃-金属压封结构和玻璃金属熔封结构。如专利200420047974.7所述玻璃金属封接结构,则是采用在玻璃管凸缘和金属端盖之间设置低熔点金属,在近低熔点金属熔点温度时,依靠高温高压将金属端盖和玻璃凸缘粘接在一起,实现了金属和玻璃的非匹配封接。一般金属端盖采用不锈钢或镍合金材质,集热管罩玻璃管可以采用硼硅玻璃3.3等。该种集热管的封接结构技术比较成熟,现有成熟化产品采用的金属端盖外径和集热管罩玻璃管外径相近或相同。该结构封接强度较低,耐高温性能较差,成本较高,在长期使用和高温条件下,容易出现漏气问题,因此未能实现规模化产业推广。
如专利200610112005.9和专利200910243911.6所述集热管玻璃金属封接结构,则是采用环形可伐合金环和玻璃管依靠端面熔封封接实现,并通过数次玻璃过渡,实现可伐合金环和集热管罩玻璃管的封接。所采用的可伐合金环和罩玻璃管的外径相近或相同。由于采用依靠端面熔封模式,封接强度差,成品率低,故障率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适合用于高端的高温发电太阳能集热管。而对于用于中低温的太阳能集热管,因其成本问题而无法产业化推广。专利00103482.0提出了小直径可伐合金环和大直径罩玻璃封接技术和结构。其采用的封接方式与专利200610112005.9和专利200910243911.6基本相同,因此,同样存在依靠端面熔封模式,封接强度差,成品率低,故障率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管玻璃金属熔封接头及其制作方法,本太阳能集热管玻璃金属熔封接头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玻璃金属压封或熔封结构及其集热管存在的诸多问题,使玻璃金属熔封接头的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容易生产、成本低廉,有利于实现玻璃金属熔封结构集热管的低成本、高可靠、批量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太阳能集热管玻璃金属熔封接头,包括可伐合金法兰、过渡玻璃管、熔封玻璃管和罩玻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伐合金法兰位于熔封玻璃管内并且可伐合金法兰的外周面与熔封玻璃管的内周面通过熔封融合在一起,形成熔封面;
所述过渡玻璃管一端与罩玻璃管通过熔封对接融合在一起,过渡玻璃管另一端与熔封玻璃管通过熔封对接融合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渡玻璃管右端面与罩玻璃管的左端面采用端面熔封对接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所述过渡玻璃管左端与熔封玻璃管通过端面熔封对接或者周面熔封对接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渡玻璃管由内管、外管以及连接在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圆弧段组成;过渡玻璃管的内管与熔封玻璃管通过端面熔封对接或者周面熔封对接的方式融合在一起;过渡玻璃管的外管与罩玻璃管的左端面采用端面熔封对接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伐合金法兰包括外圆、内孔和端面;所述端面自然弯曲形成波浪式端面;外圆和内孔开口方向相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伐合金法兰的外圆沿可伐合金法兰的轴向长度为1~30mm,可伐合金法兰1的内孔沿可伐合金法兰的轴向长度为1~30mm,外圆和内孔之间的锥度为-10°~10°;可伐合金法兰的厚度为0.1~2.0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熔封玻璃管3的厚度为0.01mm~3.0mm,熔封玻璃管与可伐合金法兰之间的膨胀系数差为5%~16%;所述熔封面沿可伐合金法兰1的轴向长度为0.5mm~10.0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过渡玻璃管的壁厚为1.0~3.0mm;过渡玻璃管与熔封玻璃管之间的膨胀系数差为5%~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诚远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诚远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07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子式压缩机并联系统
- 下一篇:全塑平板太阳能集热芯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