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银的双重固化齿科抗菌粘结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26033.8 申请日: 2015-01-19
公开(公告)号: CN104546508B 公开(公告)日: 2017-12-15
发明(设计)人: 何丹农;张彬;周涓;朱君;杨迪诚;金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6/06 分类号: A61K6/06;A61K33/38;A61P31/04
代理公司: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代理人: 徐红银,郭国中
地址: 20024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纳米 双重 固化 齿科 抗菌 粘结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双重固化齿科抗菌粘结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齿科修复及美容需求的增长,齿科粘结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齿科粘结技术包括牙釉质粘结和牙本质粘结,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酸蚀技术发明至今,牙釉质粘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牙本质粘结虽然因为其自身的特殊结构而存在诸多难点,然而也已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到90年代初,自酸蚀粘结体系的发明,使得齿科粘结技术更加简便快捷有效,为齿科粘结技术的进步揭开了新的篇章。时至今日,齿科粘结技术在其强度强度已满足基本的临床使用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赋予粘结系统以新的特性。

口腔环境是有菌环境,具有复杂的生化特点,因此齿科修复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口腔微生物的挑战。大量体内、体外实验结果均表明,齿科修复树脂和牙体组织之间的粘结面非常容易沉积菌斑,引发继发龋进而导致修复失败;或将诱发牙周病,危害口腔健康。因此,抗菌性对于齿科修复材料,尤其是齿科粘结剂显得尤为重要。

银离子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已经非常普遍,它的这些特性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实验证明银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性能更好,其杀菌活性在pH为8时最佳,口腔的弱碱性环境有利于发挥其抗菌性能。但是,直接添加银离子的齿科粘结树脂,银离子将呈现爆发式的释放,因而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即将丧失其抗菌性(Hoskins J S,Karanfil T,Serkiz S M.Removal and sequestration of iodide using silver-impregnated activated carbon[J].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2002,36(4):784-789.)。另一种方法是向树脂基体中添加纳米银颗粒,其不同于添加自由银离子之处在于,可以在聚合物中形成一个个类似银库的存在,达到长效释放银离子的作用。并且因此使得银离子的释放更加稳定可控(Damm C,Münstedt H,A.Long-term antimicrobial polyamide6/silver-nanocomposite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07,42(15):6067-6073.)。直接向聚合物基体中添加纳米银颗粒是制备抗菌树脂材料最基本的策略(Kassaee M Z,Akhavan A,Sheikh N,et al.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a new dental acrylic resin containing silver nanoparticles[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8,110(3):1699-1703.)。但是研究表明,纳米银颗粒经常团聚,而且颗粒越小团聚越厉害,因此在树脂中很难得到充分的分散。这将导致粘结剂组织不均匀,固化后银颗粒团聚处可能会因为应力集中形成微裂纹,最终导致粘结强度下降。

发明内容

考虑到抗菌性能在齿科粘结技术临床上的重要意义,纳米银优异的抗菌性,以及纳米银颗粒不易分散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纳米银的双重固化齿科抗菌粘结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银制备成纳米级载银无机抗菌剂,使银均匀地分散在粘结剂基体中,发挥其抗菌作用;同时引入光、热双重固化体系,改善粘结剂固化效率。该技术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易行、产品体系稳定、可操作性强、抗菌性能优异且持久等多项优点,具备临床应用的潜力。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纳米银的双重固化齿科抗菌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Stober法制备单分散的球状纳米SiO2颗粒;

步骤2:利用氨硝酸银溶液的还原反应,在纳米SiO2球表面生成粒径更小的纳米银颗粒,即制备纳米级载银无机抗菌剂;

步骤3:对上述载银无机抗菌剂进行表面修饰;

步骤4:配制光、热双重固化的齿科粘结剂,并添加上述无机抗菌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1,具体如下:

步骤1.1:在体积份数为100份的无水乙醇中,加入2~100份的去离子水以及3~12份浓氨水,在25~40℃温度下搅拌均匀,然后逐滴加入5~20份硅酸四乙酯(TEOS),加热并搅拌6~24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60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