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激光识别银幕不同射击点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9487.0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7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坚;文红光;贾宝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13/426 | 分类号: | A63F13/426;A63F13/219;A63F13/83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激光 识别 银幕 不同 射击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PLC控制的红外激光识别银幕不同射击点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大银幕显示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大银幕射击游戏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从而引发人们对银幕射击点识别技术的研究。
现有的银幕多射击点识别技术,是把枪固定在某一平台上,然后通过定位器与屏幕之间的角度去分析射击点在银幕的位置,通过不同角度可以知道多个射击点的位置。然而,在实际游戏过程中,由于枪受到外力作用,定位器经常容易发生损坏。另外,由于定位器之间的计算角度存在较大误差,实际射击点与游戏屏幕射击点就出现较大偏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PLC控制的红外激光识别银幕不同射击点的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基于PLC控制的红外激光识别银幕不同射击点的中游戏枪位置固定,而且定位器容易损坏,射击点识别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红外激光识别银幕不同射击点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A、游戏枪接收用户指令,向游戏屏幕发射预定波长的光线;
B、摄影设备获取游戏屏幕的每一个视频帧;
C、获取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在视频帧中形成的光点的位置以识别游戏枪射击位置。
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红外激光识别银幕不同射击点的方法,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游戏枪接收用户指令,以大于等于预设的间隔时间向游戏屏幕发射预定波长的光线,其中,所述预设的间隔时间具体为使同一视频帧中至多出现一把游戏枪发射的预定波长的光线。
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红外激光识别银幕不同射击点的方法,其中,所述游戏枪为多把,所述步骤A具体为:
多把游戏枪接收用户指令,以大于等于1.2到1.8个视频帧的间隔时间轮流向游戏屏幕发射预定波长的光线。
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红外激光识别银幕不同射击点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C1、在摄影设备中设置一滤光片,滤除非预定波长的光线;
C2、获取只显示预定波长光线的所形成光点的视频帧;
C3、计算所述光点在游戏屏幕的位置来识别游戏枪的射击位置。
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红外激光识别银幕不同射击点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波长的光线具体为红外激光。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红外激光识别银幕不同射击点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发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游戏枪接收用户指令,向游戏屏幕发射预定波长的光线;
获取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摄影设备获取游戏屏幕的每一个视频帧;
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特定波长的光线在视频帧中形成的光点的位置以识别游戏枪射击位置。
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红外激光识别银幕不同射击点的系统,其中,发射控制模块包括发送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游戏枪接收用户指令,以大于等于预设的间隔时间向游戏屏幕发射预定波长的光线;所述预设的间隔时间具体为使同一视频帧中至多出现一把游戏枪发射的预定波长的光线。
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红外激光识别银幕不同射击点的系统,其中,所述游戏枪为多把,发射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多把游戏枪接收用户指令,以大于等于1.2到1.8个视频帧的间隔时间轮流向游戏屏幕发射预定波长的光线。
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红外激光识别银幕不同射击点的系统,其中,所述摄像设备具体包括一用于滤除非预定波长光线的滤光片,所述识别模块具体包括视频帧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只显示预定波长光线所形成的光点的视频帧,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点在游戏屏幕的位置来识别游戏枪的射击位置。
所述的基于PLC控制的红外激光识别银幕不同射击点的系统,其中,所述预定波长的光线具体为红外激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94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