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的微波器件表面加工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3739.7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6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黄信林;马小琴;苌群峰;刘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52 | 分类号: | B23K26/35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二次电子 发射 微波 器件 表面 加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的微波器件表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输出模块(1)、微透镜(2)、移动台(4)和控制模块(5),其中:
激光输出模块(1):在控制模块(5)的控制下,产生固定输出功率和时间间隔的单束激光束;
微透镜(2):将激光输出模块(1)产生的单束激光束形成阵列激光束照射到微波器件(3)的表面形成小孔;
移动台(4):承载微波器件(3),并在控制模块(5)的控制下进行横向和纵向移动,使得微波器件(3)的表面均能被阵列激光束照射形成阵列织构;
控制模块(5):控制激光输出模块(1)输出激光的功率和时间间隔,控制移动台(4)的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其中:
横向移动间距=M×Sx;
横向移动次数=[L/(M×Sx)]+1;
纵向移动间距=N×Sy;
纵向移动次数=[W/(N×Sy)]+1;
Sx为小孔横向间距,Sy为小孔纵向间距,L为微波器件的横向长度,W为微波器件的纵向宽度,M为阵列激光束的横向数目,N为阵列激光束的纵向数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的微波器件表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阵列织构为矩形等距阵列或三角等距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的微波器件表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阵列织构中各小孔的孔距5~25um,孔径5~25um,深宽比为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的微波器件表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束激光束为飞秒激光或纳米激光。
5.一种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的微波器件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微波器件(3)放置在移动台(4)的顶面上;
2)利用激光输出模块(1)产生固定输出功率和时间间隔的激光束,并利用微透镜(2)将激光输出模块(1)产生的激光束形成阵列激光束照射到微波器件(3)的表面形成小孔;
3)控制移动台(4)的移动间距和移动时间,完成在微波器件(3)表面的阵列织构处理,其中:
横向移动间距=M×Sx;
横向移动次数=[L/(M×Sx)]+1;
纵向移动间距=N×Sy;
纵向移动次数=[W/(N×Sy)]+1;
Sx为小孔横向间距,Sy为小孔纵向间距,L为微波器件的横向长度,W为微波器件的纵向宽度,M为阵列激光束的横向数目,N为阵列激光束的纵向数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的微波器件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阵列织构为矩形等距阵列或三角等距阵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的微波器件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阵列织构中各小孔的孔距5~25um,孔径5~25um,深宽比为2~0.3。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的微波器件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输出模块(1)产生的激光束为飞秒激光或纳米激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未经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37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划片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栏板自动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