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清渣耦合空气驱动生物转盘一体结构的污水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48073.2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1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聪;万明亮;李拓;麦礼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转盘 生物处理池 污水处理池 供氧管道 空气驱动 一体结构 耦合 处理池 通水道 补气 除渣 清渣 污水预处理装置 隔墙 连通 进气口 生物酶催化 排污管道 污水杂物 出气口 气压差 对向 格栅 转动 驱动 占用 | ||
1.具有清渣耦合空气驱动生物转盘一体结构的污水预处理装置,包括排污管道(1)和污水处理池(2),污水处理池(2)的入口端连接排污管道(1)的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污水处理池(2)为埋地式结构,在污水处理池(2)中设置隔墙之一(31),将污水处理池分为除渣处理池(21)和生物处理池(22),除渣处理池(21)在前,生物处理池(22)在后,在隔墙之一(31)中设有通水道之一(41),在除渣处理池(21)一侧的通水道之一(41)处设有格栅(5)、以分离固体杂物,除渣处理池(21)通过通水道之一(41)连通生物处理池(22),形成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在生物处理池(22)内设有补气供氧管道(7)和生物转盘(8),补气供氧管道(7)的出气口位于生物处理池(22)底部或下部并对向生物转盘(8),补气供氧管道(7)的进气口连通大气,通过大气压在生物处理池(22)内形成气压差以驱动生物转盘(8)转动,构成清渣耦合空气驱动生物转盘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清渣耦合空气驱动生物转盘一体结构的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格栅(5)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固体杂物的栅渣斗(6),该栅渣斗(6)设在除渣处理池(21)的底部或低于通水道之一(41)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清渣耦合空气驱动生物转盘一体结构的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除渣处理池(21)中设置隔墙之二(32),将除渣处理池(21)分为粗处理池(211)和细处理池(212),粗处理池(211)在前、细处理池(212)在后,在隔墙之二(32)中设有通水道之二(42),粗处理池(211)通过通水道之二(42)和细处理池(212)连通,所述格栅(5)包括粗格栅(51)和细格栅(52),粗格栅(51)设在通水道之二(42)的进口处,细格栅(52)设在通水道之一(41)的进口处;在粗格栅(51)和细格栅(52)的下方各设置一栅渣斗(6);形成阶梯式分离污水固体杂物的除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清渣耦合空气驱动生物转盘一体结构的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水道之一(41)和通水道之二(42)的出水口两侧各设有安装导槽(411),通过安装导槽(411)通水道之一(41)和通水道之二(42)的出水口处形成可上下移动提拉装拆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清渣耦合空气驱动生物转盘一体结构的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栅渣斗(6)为一个格栅状收集固体物质的容器;所述的粗格栅(51)和细格栅(52)由隔离网构成,该栅渣斗(6)和格栅(5)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清渣耦合空气驱动生物转盘一体结构的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补气供氧管道(7)上设有鼓风机(71),该补气供氧管道(7)呈T字形分布在生物处理池(22)底部;在生物处理池(22)上设有一通气管(1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清渣耦合空气驱动生物转盘一体结构的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污水处理池(2)上设有盖板(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设计院,未经广州市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80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