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7372.0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0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申波;祁洪娟;管立君;肖海涛;王鹏翔;杜汉斌;周大永;刘卫国;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加强 地板 结构 | ||
一种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其包括后地板总成。后地板总成包括第一门槛梁、第二门槛梁和连接于第一门槛梁和第二门槛梁之间的后地板以及连接在后地板上并与第一门槛梁和第二门槛梁相对设置的第一地板纵梁和第二地板纵梁。汽车加强地板结构进一步包括连接在后地板总成上的加强梁板,加强梁板向着远离后地板的方向凸出,且第一门槛梁和第一地板纵梁之间以及第二门槛梁和第二地板纵梁之间至少一处连接有加强梁板。汽车加强地板结构能够很好的传递和承载碰撞力,防止乘员受伤和驱动电池包受损,并且结构简单,开发成本低。本发明还涉及具有汽车加强地板结构的一种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和具有汽车加强地板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
就纯电动汽车而言,动力输出来源于电池包模块,现行的动力电池包大多布置在车辆乘员舱正下方,即后地板总成的安装槽内。但动力电池包集中布置在安装槽内,使得安装槽的容置空间增大,因此,位于安装槽两侧的地板纵梁必须向着汽车门槛梁的方向靠近安装,并使得地板纵梁与汽车门槛梁之间的距离大大减小到仅具有90mm。由于地板纵梁与汽车门槛梁之间的距离过小,如果使用传统的横梁加强,在汽车碰撞测试实验时,很容易导致地板纵梁或者电池包模块发生形变,且汽车的碰撞位置向着安装槽方向的形变量大,不仅对乘员伤害较大,而且损伤电池包,无法满足《乘用车侧面碰撞乘员保护GB20071-2006》法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其能够很好的传递和承载碰撞力,防止乘员受伤和驱动电池包受损,并且结构简单,开发成本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其能够很好的传递和承载碰撞力,防止乘员受伤和驱动电池包受损,并且结构简单,开发成本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其包括后地板总成。后地板总成包括第一门槛梁、第二门槛梁和连接于第一门槛梁和第二门槛梁之间的后地板以及连接在后地板上并与第一门槛梁和第二门槛梁相对设置的第一地板纵梁和第二地板纵梁。汽车加强地板结构进一步包括连接在后地板总成上的加强梁板,加强梁板向着远离后地板的方向凸出,且第一门槛梁和第一地板纵梁之间以及第二门槛梁和第二地板纵梁之间至少一处连接有加强梁板。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定义上述汽车加强地板结构沿车身长度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门槛梁、第二门槛梁、第一地板纵梁和第二地板纵梁沿着第一方向设置并与后地板连接。后地板上设有安装凹槽,且安装凹槽处于第一地板纵梁和第二地板纵梁之间,第一地板纵梁和第二地板纵梁上均设有安装孔。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加强梁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以及连接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的加强梁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彼此相对设置,并沿着第一方向分别连接于加强梁部的两侧,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彼此相对设置,并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且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分别连接于加强梁部的两端。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门槛梁和第一地板纵梁之间连接有加强梁板,且加强梁板的第一侧板连接于第一地板纵梁,第二侧板接于第一门槛梁,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连接于后地板。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门槛梁和第一地板纵梁之间以及第二门槛梁和第二地板纵梁之间均连接有加强梁板,第一门槛梁和第一地板纵梁之间的加强梁板的第一侧板连接于第一地板纵梁,第二侧板接于第一门槛梁,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连接于后地板。第二门槛梁和第二地板纵梁之间的加强梁板的第一侧板连接于第二地板纵梁,第二侧板接于第二门槛梁,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连接于后地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7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折叠板挂钩的汽车侧护踏板
- 下一篇:一种前舱上边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