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酚醛胺树脂类破乳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1398.2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3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成;熊国辉;慕生一;岳振涛;王颖;丁大伟;张晓潇;刘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4 | 分类号: | C10G33/04;C08G65/2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地址: | 25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酚醛 树脂 乳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发用石油化学助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酚醛胺树脂类破乳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每天大约生产860万吨原油,至少采出同等数量的水。在各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一般都会经历不含水期、含水期和高含水期3个开采阶段。油井见水后,采出的原油发生乳化,黏度和凝固点升高,引起结蜡,严重时发生油井事故,甚至导致停产,使原油产量下降,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除此之外,由于原油中含有大量水,同时含有树脂、胶质、沥青质和有机酸等天然表面活性剂,它们吸附在油水界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界面膜,使水珠难以聚结。因此,绝大部分水以极其微小的颗粒分散在原油中形成稳定的原油乳液,给油水分离带来巨大困难。原油若不脱水,除带来采油困难以外,同时也不能直接进炼油厂加工,在输送和储存过程中还会腐蚀管道和油罐等设备,污水带油又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原油脱水是原油开采中必须进行的生产环节。多种除水方法中,添加破乳剂后运用物理化学方法脱水是快速高效脱去原油中的水的最有效的方法。
国内各大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原难动用储量(如高稠油、超稠油、地质条件较差的油藏)现已逐步开发,所用强采强注增产措施日渐增多,导致目前开发过程中采出液性质较一次采油、二次采油阶段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三次采油的大规模实施,使得采出液性质更趋复杂,这也给地面油水处理带来较大难度。如酸化施工中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引入,堵水施工中水溶性高分子冻胶的采用,以及稠油乳化降粘剂的大规模使用,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在各大油田已经成为稳产增产的重要手段。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原脱水较易的采出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乳状液体系,这给原油破乳脱水带来更大难题,形成许多新的课题,如三次采油采出液的油水处理;稠油破乳剂的开发应用;浅层油藏低温破乳剂的研究应用等。在这些课题的解决过程中都具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即要求破乳剂具备高效的脱水破乳能力。
普通破乳剂通常以烷基酚、乙烯胺类化合物和甲醛的缩合产物为起始剂,生成的聚醚型破乳剂效果较好,适应性较广。然而由于烷基酚的活性基团较少,合成得到的聚醚支链较少,且分子量相对较低,破坏了其破乳性能。
目前尚未见到以酚醛胺树脂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参与聚合反应来得到酚醛胺树脂类破乳剂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的新型酚醛胺树脂类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以酚醛胺树脂为聚头,由于其含有多个活性基团,且分子中含有多个支链,同时通过调整酚醛胺树脂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聚合比例,从而得到破乳脱水性能效果良好的新型破乳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给出新型酚醛胺树脂类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首先将酚醛胺树脂和环氧丙烷按质量比1:25~199聚合反应得到中间聚合产物;所述聚合反应需要控制反应压力≤0.4Mpa,反应温度保持130~140℃;
(2)、其次将中间聚合产物与环氧乙烷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目标大分子聚合产物,所述环氧乙烷的用量为步骤(1)中酚醛胺树脂质量的15~65倍;所述聚合反应需要控制反应压力≤0.4Mpa,反应温度保持130~140℃,且所述聚合反应以反应压力不再下降为终点;
(3)、最后将所述的目标大分子聚合产物与溶剂混合稀释即得到酚醛胺树脂类破乳剂。
上述方案可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酚醛胺树脂是由苯酚、甲醛、乙醇胺按摩尔比1:3:3聚合反应而成,所述乙醇胺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混合。酚醛胺树脂合成机理如下:
所述步骤(1)中酚醛胺树脂和环氧丙烷按质量比优选为1:70-150,最佳比例是1:79-99。所述步骤(2)中环氧乙烷的用量优选为步骤(1)中酚醛胺树脂质量的40~65倍,最佳为50-55倍。
所述步骤(1)中的聚合反应分为以下两步进行(通过调节两步环氧丙烷的用量,分步反应可以提高聚合反应的效果):
a、首先将酚醛胺树脂和环氧丙烷按质量比1:8-12进行初次聚合反应,所述初次聚合反应需要控制反应压力≤0.4Mpa,反应温度保持130~140℃;所述聚合反应以反应压力不再下降为终点;
b、然后将初次聚合反应的产物与余下的环氧丙烷进行二次聚合反应,所述二次聚合反应需要控制反应压力≤0.4Mpa,反应温度保持130~140℃。
所述溶剂为甲醇与水按照质量比3:2混合得到的混合溶剂,且所述混合溶剂用量与目标大分子聚合产物的质量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胜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1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