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蒿群体选育与多生态混合选育结合育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75763.7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0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隆云;崔广林;谭均;伍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王海军;武小赟 |
地址: | 40006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蒿 群体 选育 生态 混合 结合 育种 方法 | ||
1.一种青蒿群体选育与多生态混合选育结合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前阶段群体选择育种和后阶段多地域混合选择育种两个处理;其中,前期群体选择育种为:群体育种混合授粉与混合选择结合育种;多地域混合选择育种为:将多地域经过群体选择育种得到的种子混合在大田中进行群体育种,筛选长势良好的植株混合留种作为种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群体选育与多生态混合选育结合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体育种混合授粉与混合选择结合育种,包括以下步骤:
1)将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种作为母本,将青蒿叶产量高的种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所得种子命名为F1;
2)将杂交种F1在大田内稀植,根据植株长势,淘汰劣株,保留20-30%长势良好,株型紧凑呈圆柱型、叶片茂盛、茎秆颜色一致的植株供测试青蒿素含量;
根据青蒿素含量测试结果,选择100株青蒿素含量≥13‰的植株混合授粉留种,所得种子命名为F2;
3)将F2按大田生产密度种植,以生产种为对照,淘汰产量低于生产种的小区,并保留高产小区里的青蒿素含量≥13‰的高产优株混合留种,所得种子命名为F3,作为前期群体选择育种的种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群体选育与多生态混合选育结合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地域混合选择育种,包括以下步骤:
1)将前期群体选择育种得到的种子在多地域种植,以生产种为对照,淘汰产量低于生产种的小区,并保留高产小区里青蒿素含量≥13‰的优株混合留种,所得种子命名为F4;
2)将F4在大田内稀植,根据植株长势淘汰劣株,保留长势良好,株型紧凑呈圆柱型、叶片茂盛、茎秆颜色一致的植株,现蕾前测定单株青蒿素含量,根据测试结果保留青蒿素含量最高的植株,种子成熟后,按单株收获种子,所得种子命名为F5;
3)将F5栽成株系,再次筛选青蒿叶产量及青蒿素含量最高的株系,作为优质株系,将优质株系升入产量鉴定圃进行鉴定,优选青蒿素含量高于13‰、青蒿干叶亩产量大于170kg的优质株系的种子混合作为生产良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青蒿群体选育与多生态混合选育结合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母本为青蒿素含量大于15‰以上的品种,所述父本为青蒿亩产干叶大于180kg的品种。
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青蒿群体选育与多生态混合选育结合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对照的生产种为渝青1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57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式智能接地检测系统
- 下一篇:甜瓜抗蔓枯病聚合基因材料及其选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