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蒿群体选育与多生态混合选育结合育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75763.7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0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隆云;崔广林;谭均;伍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王海军;武小赟 |
地址: | 40006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蒿 群体 选育 生态 混合 结合 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蒿育种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青蒿群体选育与多生态混合选育结合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即本专利申请文件中的青蒿;黄花蒿属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提取物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目前栽培黄花蒿依然是商业化青蒿素的唯一可靠来源。大量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结果表明,改进黄花蒿栽培技术能提高其产量与青蒿素含量,但提高空间有限。黄花蒿的品种选育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开始,如今重庆、湖北和广西等地通过引种比较及集团选育的方法已选育出了青蒿素质量分数>1%的良种。
但由于黄花蒿为异花授粉植物,高产株系的保持难度较大,因而黄花蒿优良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株系的保持工作仍是研究热点之一。目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采用单株母系系统选育和混合选择制种相结合的选育方法选育了“渝青1号”;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鄂西综合试验站采用派生系统法和集团混合法对青蒿植株类型进行定向筛选,选育了“鄂青1号”。但通过以上方法选育的品种因为丧失了杂种优势,产量及青蒿素含量偏低且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获取一种青蒿素含量高,且青蒿叶产量高的品种,本发明提供了青蒿群体选育与多生态混合选育结合育种方法一种青蒿群体选育与多生态混合选育结合育种方法,具体讲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前阶段群体选择育种和后阶段多地域混合选择育种两个处理;其中,前期群体选择育种为:群体育种混合授粉与混合选择结合育种;多地域混合选择育种为:将多地域经过群体选择育种得到的种子混合在大田中进行群体育种,筛选长势良好的植株混合留种作为种子。
青蒿群体选育与多生态混合选育结合育种方法一种青蒿群体选育与多生态混合选育结合育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将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种作为母本,将青蒿叶产量高的种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所得种子命名为F1;本步骤所述母本为青蒿素含量大于15‰以上的品种,所述父本为青蒿亩产干叶大于180kg的品种。
2)将杂交种F1在大田内稀植,根据植株长势,淘汰劣株,保留20-30%长势良好,株型紧凑呈圆柱型、叶片茂盛、茎秆颜色一致的植株供测试青蒿素含量。根据青蒿素含量测试结果,选择100株青蒿素含量≥13‰的植株混合授粉留种,所得种子命名为F2;
3)将F2按大田生产密度种植,以生产种“渝青1号”为对照,淘汰产量低于生产种的小区,并保留高产小区里的青蒿素含量(青蒿素含量≥13‰)高的高产优株混合留种,所得种子命名为F3;
4)将F3在多地域种植,以生产种“渝青1号”为对照,淘汰产量低于生产种的小区,并保留高产小区里的优株(青蒿素含量≥13‰)混合留种,所得种子命名为F4;
5)将F4在大田内稀植,根据植株长势淘汰劣株,保留长势良好,株型紧凑呈圆柱型、叶片茂盛、茎秆颜色一致的植株,现蕾前测定单株青蒿素含量,根据测试结果保留青蒿素含量最高的植株,种子成熟后,按单株收获种子,所得种子命名为F5;
6)将F5栽成株系,再次筛选青蒿叶产量及青蒿素含量最高的株系,作为优质株系,将优质株系升入产量鉴定圃进行鉴定,将优质株系生产种子混合作为生产种,得到青蒿素含量高于13‰、青蒿干叶亩产量大于170kg的生产良种。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不仅在于提供了一种青蒿高产良种,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异花授粉植物青蒿育种方法,该方法在早期将混合授粉与单株选择相结合,混合开放授粉,保持了广泛的遗传基础,通过单株选择测定青蒿素含量后优株混合授粉,既保证了遗传基础的广泛性,又能提高优良种性频率,同时在育种后期将多生态地点选择与优株群体选择结合,保证了所选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优良性。该选育方法将群体开放授粉、混合群体选择、单株选择、多生态选择有机结合,保持了品种遗传基础的广泛性、优良性和生态适应性。在青蒿杂交优势的同时,剔除了青蒿种在传代过程中的变异现象。
具体实施案例
实施例1青蒿群体选育的方法考察
2、育种方法
早期将混合授粉与单株选择相结合,后期将多生态地点选择与优株群体选择相结合,综合青蒿植株形态、干叶产量和青蒿素含量的优良性状进行群体杂交育种,培育青蒿新品种。
3、选育经过
(1)F1的获得
将青蒿素含量大于15‰以上的青蒿种作为母本,将青蒿干叶亩产量大于180kg的青蒿种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种F1。
(2)F1株系的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5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式智能接地检测系统
- 下一篇:甜瓜抗蔓枯病聚合基因材料及其选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