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蒽醌类致敏性分散染料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77250.X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7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红;赵永纲;金米聪;潘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J20/285 | 分类号: | B01J20/285;B01J20/30;B01D15/0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蒽醌类致敏性 分散染料 分子 印迹 萃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蒽醌类致敏性分散染料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致敏性分散染料(allergenic disperse dyes,ADDs)是指某些会引起人体或动物的皮肤、黏膜或呼吸道过敏的分散染料。ADDs作为含有芳香结构的一类化学污染物,其对水体的污染现状及相关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使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该类化学污染物进入人体后可被代谢分解为芳香胺类物质,并具有高毒、高残留、和“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Oeko.Tex Standard 1001151中列出了20种致敏性分散染料,并规定产品中致敏性分散染料含量不得超过0.006%。然而,根据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印染企业废水排放主要控制指标是pH值、色度、BOD、COD和氨氮含量,对致敏性分散染料的排放浓度没有给出明确的限值。最新研究表明,0.1μg/L甚至更低量级的致敏性分散染料染料即可引起实验动物的生物效应,其低剂量效应研究已成为当前致敏性分散染料染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鉴于此,开展痕量致敏性分散染料的富集净化与检测技术研究有益于促进卫生检验技术的进步。
固相萃取技术(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是一种传统的分离和纯化手段,冯月超等人(冯月超,贾丽,何亚荟,等.2013,31,1021)采用WAX固相萃取柱对粮食与肉制品中24种残留痕量工业染料进行富集净化,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但普通的SPE柱对待测组分缺乏选择性,再生性较差,并且,传统的固相萃取吸附剂与待测组分之间的作用力是非特异性的,限制了SPE的进一步发展。
分子印迹聚合物主要是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具有高亲和性和高选择性的可以识别和结合目标分子的特定受体,可依靠形状、大小和化学功能基的分布对模板分子进行识别,具有构效的预定性、识别的特异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现有技术中,未见关于蒽醌类致敏性分散染料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特异选择性强、富集效率高的蒽醌类致敏性分散染料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蒽醌类致敏性分散染料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500mg蒽醌类致敏性分散染磁性石墨烯基分子印迹聚合物与5~20mL纯有机溶剂混合,振荡5~30min后超声处理5~30min至混合均匀,将该混合物移至容量为3mL的固相萃取小柱中,装填均匀后,将固相萃取小柱的两端分别用筛板封堵;
(2)将100~500mg固相萃取填料与5~20mL纯有机溶剂混合,振荡5~30min后超声处理5~30min至混合均匀,将该混合物移至步骤(1)的填装了蒽醌类致敏性分散染磁性石墨烯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固相萃取小柱中,装填均匀后,将该固相萃取小柱的顶端用筛板封堵,用5~20mL的酸性有机溶剂上柱清洗,然后用5~20mL纯有机溶剂上柱清洗;
(3)将步骤(2)所得物用惰性气体吹扫除去残留的有机溶剂,并于30~90℃下真空干燥1~24h,即得到蒽醌类致敏性分散染磁性石墨烯基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
在上述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蒽醌类致敏性分散染磁性石墨烯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FeSO4和FeCl3·6H2O溶解于100mL水中,得到Fe2+、Fe3+的摩尔浓度分别为0.18~0.22mol/L、0.58~0.62mol/L的溶液,将该溶液超声分散10~20min后加入45~55mg石墨烯,并继续超声分散1h~2h;
(b)向步骤(a)所得物中加入0.1~1.0moL蒽醌类致敏性分散染料模板分子,并于80℃~82℃下用氨水调节pH值至10~12,接着在80℃~82℃、以600~650r/min搅拌反应1~1.5h,得到具有黑色固体粉末的生成物;
(c)对步骤(b)的生成物进行磁分离,所得黑色固体粉末依次用超纯水和乙醇洗涤至所述蒽醌类致敏性分散染料模板分子不被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出,然后将黑色固体粉末于60~65℃下真空干燥12~16h,即得到蒽醌类致敏性分散染料磁性石墨烯基分子印迹聚合物。
作为优选,步骤(1)、(2)中所述的纯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乙腈和丙酮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72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