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型切断生产苎麻精梳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1690.2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3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关赛鹏;孙娜;张弘强;郁崇文;杨建平;裴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02 | 分类号: | D02G3/02;D01H5/22;D01G21/00;D01G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断 生产 苎麻 精梳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型切断生产苎麻精梳纱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国外没有相应的纺纱设备,且我国苎麻行业的规模很小,设备研发落后,因此传统的纯苎麻纺纱大部分借鉴采用精梳毛纺式工艺,其加工流程为:精干麻→软麻→开松→梳麻→预并(2道)→初精梳→针梳→复精梳→针梳(4道)→粗纱→细纱,其加工流程长,效率低下。再者,由于苎麻纤维长度很长且长度整齐度差,纺纱时的平均长度在110mm左右,但还有不少长度达200mm左右的超长纤维,因此,其粗纱机和细纱机的摇架长度要比毛纺的更长,通常达300mm以上,致使摇架在工作时不稳定,影响了牵伸时对纤维的控制,导致了苎麻纱的条干不匀很大,阻碍了苎麻加工技术和产品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纺纱加工的本质是将纤维伸直平行排列后,加捻成纱。纤维越长,其伸直平行排列越难,因此,从目前的纺纱系统来看,长度短的棉纤维(30mm左右)的纺纱流程最短,各工序的机器速度也最快,整体技术水平最高;而长度较长的麻、毛、绢等纤维(长度一般在70~110mm),不仅其纺纱流程比棉纺长,且其生产速度也比棉纺慢很多。虽然从成纱的角度来看,纤维越长,其成纱的强力可以越大,但实际上,经过我们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纺纱实验证实,纤维长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纤维长度的增加对强力的贡献就非常有限了,而长度较短的纤维,成纱后的均匀度等性能显著改善。一般来说,目前纱的平均强力基本能满足要求,而用户更多地是关注纱的强力不匀。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处理将苎麻纤维长度变短,使其符合棉纺纺纱的要求,然后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纺纱加工,利用先进的棉纺平台,促进苎麻纺纱的发展。
在专利“一种苎麻棉型纺纱加工方法及其使用的牵切设备”(公开号:CN102181972A)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苎麻纺纱方法,即牵切苎麻棉型纺纱方法,其加工流程为:精干麻→软麻→预牵切→牵切→预并→条卷→精梳→并条(2~3道)→粗纱→细纱。该技术利用一种牵切设备,采用液压或者气动加压的方式形成较大的钳口握持力,通过前、后罗拉的速度差异将苎麻中的长纤维牵断到30~50mm的长度,然后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纺纱加工,提高了苎麻纺设备与棉纺设备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先进的棉纺平台,促进了苎麻纺纱的发展。但是,由于苎麻纤维粗、硬、强度大,导致牵切设备负荷大,能耗高,牵切效率低下,且由于精干麻中因纤维弯曲、纠缠而存在的纤维团、纤维结特别多,这些纤维团、纤维结无法通过牵切分离、松解,此外,牵切后的苎麻纤维中还存在相当比例未能牵断的超长纤维,上述现象致使其在棉纺并条机、粗纱机和细纱机加工时,非常困难,极易出现牵伸不开的现象,并严重影响了最终的成纱质量。
为解决这个问题,有学者又提出了采用苎麻精梳条进行牵切的方法(钟海.棉型苎麻牵切纺纱工艺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3.),该方法利用现有的苎麻前纺设备对苎麻进行加工,形成精梳条后再牵切,避免了精干麻牵切中存在的纤维团、纤维结的现象,使后续的并条、粗纱和细纱等工序的可纺性有很大的改善,成纱质量也有所提高。但是,在牵切精梳条时,同样由于苎麻纤维粗、硬、强度大,导致牵切设备的负荷大,能耗高,牵切效率低下,不仅产量很低,而且牵切后的苎麻纤维中同样存在相当比例未能牵断的超长纤维,使后续纺纱工序,尤其是粗纱和细纱工序牵伸困难,即使采用滑溜牵伸,也时有牵伸不开现象发生,使成纱过程和成纱质量不尽人意。
牵切纺纱以前,苎麻在棉纺设备上的纺纱加工主要是针对苎麻长麻纺中的精梳落麻,其流程为:苎麻精梳落麻→开清→梳理→并条(2道)→粗纱→细纱。但该工艺的原料是苎麻长麻纺工艺中精梳工序产生的落麻,其麻粒、硬条和杂质多,短纤维含量高,导致成纱质量不高。因此,也有部分工厂为提高成纱质量,采用精干麻软麻后直接切断纤维,然后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纺纱,其流程为:苎麻精干麻→软麻→切麻→开清→梳理→并条(2道)→粗纱→细纱,但因精干麻中因纤维弯曲、纠缠而存在的纤维团、纤维结特别多,切断后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超长纤维、麻粒和硬条,既无法在棉纺设备上进行精梳等精细加工,后续纺纱,尤其是粗纱和细纱工序因长纤维的存在而牵伸困难,只能采用滑溜牵伸,因此,其只能用于加工粗支、低档的苎麻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16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