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S5基因的功能性标记S5-n-j-i及基因分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95163.7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4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郭涛;陈立凯;黄翠红;周丹华;罗文龙;陈志强;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涛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s5 基因 功能 标记 方法 | ||
1.一种水稻S5基因的功能性标记S5-n-j-i,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S5-n-j-i由6条引物S5-n-F、S5-n-R、S5-i-F、S5-j-R、S5-O-F和S5-O-R构成,其中,S5-n-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具体为:5’-TATGACCAGCACCATCTTCG-3S5-n-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具体为:5’-GAGGGACACTCCAACTCGTC-3S5-i-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具体为:5’-CCCTGATATTCTGAGTTACAAGGCACTC-3S5-j-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具体为:5’-GGTCTCGTCAGTGGGCAAGCAGTAGTTT-3S5-O-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具体为:5’-GCAAGATGGTGACAGACACGCT-3S5-O-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具体为:5’-CAGTGAGTAGGTTGGCCTGTTGATT-3上述引物序列中带下划线的碱基为引入的错配碱基。
2.一种水稻S5基因的功能性标记S5-n-j-i的基因分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标记S5-n-j-i,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
步骤2、利用步骤1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构建PCR反应体系,加入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
步骤3、将PCR扩增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并进行基因型判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S5基因的功能性标记S5-n-j-i的基因分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取适量新鲜叶片放在2mL离心管中加液氮捣碎,向离心管中加入1mL CTAB抽提液,摇匀;
(2)置于65℃的水浴锅或恒温箱,每隔10min轻轻摇动一次,30-45min后取出;
(3)冷却2min后,加入氯仿-异戊醇(24∶1)至满管,上下剧烈摇动,使两者混合均匀;
(4)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15,000r/min离心10min后取出;
(5)小心吸取上清液至新的灭菌离心管中,然后加入600μL预冷的异丙醇,上下轻轻摇动,使异丙醇与水层充分混合;
(6)-20℃放置20min,使DNA充分沉淀;
(7)10,000r/min瞬间离心,立即倒掉液体,再将离心管倒立于铺开的纸巾上;
(8)1min后直立离心管,加入720μL 70%的乙醇及80μL 3M NaAc溶液,轻轻摇动,用手指轻弹管尖,使DNA沉淀浮游于液体中;
(9)至少放置30min,使杂质充分溶解;
(10)10,000r/min瞬间离心,立即倒掉液体,加入800μL 70%的乙醇将DNA再次漂洗20-30min;
(11)15,000r/min离心3-5min,立即倒掉液体,将离心管倒立于铺开的纸巾上;
(12)数分钟后直立离心管,通风厨内干燥DNA;
(13)加入100μL 1×TE Buffer,使DNA充分溶解;
(14)置于-20℃保存、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S5基因的功能性标记S5-n-j-i的基因分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特异性PCR反应体系如下:1μL的模板DNA,10μm/L的4个引物各0.3μL,7.5μL 2×Power Taq PCR Master Mix,其余由双蒸灭菌水ddH2O补足15μ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S5基因的功能性标记S5-n-j-i的基因分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35个循环,每个循环为:94℃40sec,57℃40sec,72℃30sec;72℃再延伸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涛;,未经郭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51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