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S5基因的功能性标记S5-n-j-i及基因分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95163.7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4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郭涛;陈立凯;黄翠红;周丹华;罗文龙;陈志强;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涛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s5 基因 功能 标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S5基因的功能性标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水稻S5基因的功能性标记基因分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位于水稻6号染色体的杂种不育基因座S5是调控籼粳亚种间杂种的育性的关键基因,该基因编码产物为天冬氨酰蛋白酶。S5基因具有三等位基因系统,分别是籼型S5i、粳型S5j和广亲和型S5n三种等位基因型。籼稻和粳稻所编码的天冬酰胺蛋白酶由于一个SNP的差异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的差异(273位的苯丙氨酸/亮氨酸)而引起杂交F1代胚囊败育。广亲和水稻品种的S5蛋白由于缺失了N端信号肽,造成功能丧失,无论与籼稻还是粳稻杂交都不影响杂种育性。
在籼粳亚种水稻杂交亲本中引入S5n的等位基因,能够打破生殖隔离,有效克服籼粳亚种杂种不育,具有相当大的应用价值。然而,研究也表明,总体上S5n/S5i或者S5n/S5j这两种杂合基因型育性相对要比S5iS5i或S5jS5j纯合的两种基因型要低,因此通过鉴定、设计使杂交亲本含有相同S5i或者S5j等位基因在育种上是较好的选择。
目前,根据籼粳亚种间广亲和基因S5n在第6染色体存在136bp片段缺失的特征,已报道了InDel标记S5136和标记S5-t1,此类标记的局限性在于仅能对S5n单等位基因进行分型,而无法对籼粳等位基因S5i或S5j进行分型。也有报道通过扩增籼、粳序列间存在差异的区段并结合芹菜核酸内切酶CELI对其进行酶切鉴定,但由于该标记使用了特殊的核酸内切酶CEL I,难以广泛应用,同时该标记也仅能够区分S5i或S5j这两种等位基因。因此,开发新的功能性标记实现S5等位基因型的有效、可靠、快速鉴定,在籼粳杂种优势、种质资源鉴定、育种群体筛选中具有重要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S5基因的功能性标记S5-n-j-i,利用该标记,在一个PCR体系中同时扩增2个变异位点,区分判别3种基因型,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稻S5基因的功能性标记S5-n-j-i的基因分型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S5基因的功能性标记S5-n-j-i,所述标记S5-n-j-i由6条引物S5-n-F、S5-n-R、S5-i-F、S5-j-R、S5-O-F和S5-O-R构成,其中,S5-n-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具体为:5,-TATGACCAGCACCATCTTCG-3’;S5-n-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 o.2所示,具体为:5’-GAGGGACACTCCAACTCGTC-3’;S5-i-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具体为:5’-CCCTGATATTCTGAGTTACAAGGCACTC-3’;S5-j-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具体为:5’-GGTCTCGTCAGTGGGCAAGCAGTAGTTT-3’;S5-O-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具体为:5’-GCAAGATGGTGACAGACACGCT-3’;S5-O-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具体为:5’-CAGTGAGTAGGTTGGCCTGTTGATT-3’;上述引物序列中带下划线的碱基为引入的错配碱基。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S5基因的功能性标记S5-n-j-i的基因分型方法,利用上述的功能性标记S5-n-j-i,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
步骤2、利用步骤1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构建PCR反应体系,加入上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
步骤3、将PCR扩增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并进行基因型判定。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涛;,未经郭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5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