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条状InAs纳米带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8082.2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5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潘安练;马亮;朱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40 | 分类号: | C30B29/40;C30B29/64;C30B2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状 inas 纳米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条状InAs纳米带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半导体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近年半导体纳米结构因其在纳米光子学,纳米电子学,器件集成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III-V族半导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得其在纳米光子学和纳米电子学等方面更有着很高的潜在应用。III-V族半导体因为其具有着高迁移率和较窄的带隙,使得其在单电子晶体管、共振隧穿二极管和弹道晶体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III-V族半导体纳米材料不同于II-VI族或V族材料,因为其制备所需要的条件比较苛刻、设备比较昂贵、对环境毒害大,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采用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MOCVD)和分子束外延(MBE)生长技术来制备一维III-V纳米材料,以上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有一定优越性,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由于上面方法采用的设备较为昂贵,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制备方法的推广,而且上面两种方法制备的纳米结构较短,这也限制了纳米材料的应用。
III-V族纳米带的生长方式以及生长方向不同于纳米线,这也使得目前没有有关于III-V族纳米带的报道。对III-V族纳米线尤其是InAs纳米线而言,其制备方法通常采用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MOCVD)和分子束外延(MBE)生长技术来制备。由于制备方法的限制导致现有InAs纳米线的生长方向一般为[111],其制备的InAs纳米线的长度一般为1-5um,直径一般为5-200nm。
二维结构的纳米带材料更接近于体材料,由于III-V族材料本身具有着较高的迁移率,这使得III-V族纳米器件在集成半导体器件上的应用有着非常高的价值。但现有技术中还鲜有III-V族纳米带及其制备技术的记载;尤其是没有III-V族纳米线沿生长方向生长成纳米带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条状InAs纳米带及其制备和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制备三五族纳米带的难题。
本发明一种条状InAs纳米带,所述InAs纳米带是化学式为InAs的条状纳米带,所述条状InAs纳米带的带宽为500nm-5μm,优选为1-5μm,进一步优选为1-2μm;长度为5-50μm,优选为10-30μm,进一步优选为10-20μm。
本发明一种条状InAs纳米带,所述条状InAs纳米带的厚度为30-400nm,优选为30-200nm,进一步优选为30-100nm。
本发明一种条状InAs纳米带,所述条状InAs纳米带中In元素与As元素的摩尔比为0.85-1.15:0.85-1.15,优选为0.95-1.05:0.95-1.05,进一步优选为1:1。
本发明一种条状InAs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将表面分散金颗粒的Si片平铺于磁舟3上后置于带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水平管式炉中,抽真空,通入载气并升温至磁舟3的加热温度为400-700℃,优选为450-650℃,进一步优选为500-600℃后,通入InAs蒸气,InAs蒸气通过载气送至Si片上生成InAs纳米线后,再按摩尔比,In:As=100-1000:1、优选为100-500:1、进一步优选为200-500:1;往炉内同时通入InAs蒸气和In蒸气;InAs蒸气和In蒸气通过载气送至所生成的InAs纳米线反应,得到条状InAs纳米带;反应时,控制炉内压力为1-20Torr,优选为2-10Torr,进一步优选为2-5Torr;控制载气流速为10-100sccm,优选为30-70sccm,进一步优选为40-60sccm。
所述载气选自氢气、氩气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保证所得产品的优良性能,上述操作制备InAs纳米线时,一般控制InAs蒸气在Si片上的反应时间为1-20分钟,优选为5-15分钟,进一步优选为5-10分钟。得到InAs纳米线后,控制载气携带In蒸气、InAs蒸气在InAs纳米线上的反应时间为60-180分钟,优选为60-12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80-100分钟。
在实际操作过中,上述操作必须借助InAs蒸气储备室、InAs蒸气稀释室、In蒸气储备室、In蒸气稀释室,不利于节约化生产和制备目标材料。同时为了由于上述操作是通过进气阀来调节In蒸气、InAs蒸气的进入量,由于温度较高,很容易导致进气阀的老化进而失效。所以本发明优化了制备方法,具体优化实施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8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