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灵敏度菊花B病毒的检测引物、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00532.7 | 申请日: | 2015-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3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管志勇;吴丹;宋爱萍;蒋甲福;陈发棣;王海滨;张飞;陈素梅;房伟民;赵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C12N15/11;C12R1/9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度 菊花 病毒 检测 引物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的病毒检测领域,涉及一种高灵敏度检测菊花B病毒的引物、利用该特异引物提高菊花B病毒检测灵敏度的方法及引物对的应用。
背景技术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也是世界上的四大切花之一。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观赏植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观赏价值。菊花通常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因此在种植过程中极易感染病毒,出现花叶、斑驳、畸形、矮化等症状,导致菊花种性退化,产量和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种植者效益。菊花B病毒(Chrysanthemum virus B,CVB),隶属于麝香石竹潜隐花叶病毒属,是正义单链的RNA病毒,其基因组具有6个ORF,编码6个蛋白,全长约8-9Kb,3′端具有一个Poly-(A)结构。其病毒粒子为略微弯曲的线状,大小为685×12nm。菊花B病毒主要通过汁液和几种嫁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侵染菊科植物,是危害菊花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栽培菊花的国家和地区。菊花感染CVB后,有的叶片出现轻度斑驳,有的叶脉透明,甚至出现严重的叶斑症状和花朵畸形症状,大大降低了菊花产品的合格率,对菊花产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病毒的防控是各大菊花企业尤为关心的难题,而准确可靠的菊花病毒检测方法是成功防控病毒病毒前提。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聚合酶链式(PCR)检测方法来检测病毒,但在检测的灵敏度上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效果。吴红芝(2002)发表的《RT-PCR检测菊花B病毒的研究》中检测CVB的灵敏度达到了10-4;黄丛林(2008)申请的中国专利《一种用于检测菊花B病毒的方法》(CN200810240415)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AMP)检测菊花B病毒,其灵敏度只达到了10-3,且采用LAMP进行检测容易受到污染,出现假阳性结果,对引物设计的要求非常高;颜琛娜(2009)发表的《两重RT-PCR同步检测菊花B病毒和番茄不孕病毒》中检测菊花B病毒的灵敏度也只达到了10-3;尤燕平(2011)申请的中国专利《一种菊花CVB和CChmvd病毒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201110203309.7)中检测菊花B病毒,其灵敏度也只达到了10-3。这些都不能满足菊花B病毒在感染早期,浓度较低时的有效检测,不能及时用于田间早期的菊花病毒病防控,因而在生产实践中防控意义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菊花B病毒快速检测引物及用该引物进行检测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菊花B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不高,易出现假阳性等问题,达到菊花B病毒早期检测防控的目的。
1、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灵敏度菊花B病毒的检测引物,该引物为CVB1-F,CVB1-R;CVB2-F,CVB2-R;
其中,CVB1-F序列为:AGTCACAATGCCTCCCAAAC,
CVB1-R序列为:CATACCTTTCTTAGAGTGCTATGCT;
CVB2-F序列为:TCTGAAGGTGAGCCAAGCG,
CVB2-R序列为:CATATCCTCGGAAGTAGCCATG;
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灵敏度菊花B病毒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计针对菊花B病毒的两轮特异性引物:
CVB1-F序列为:AGTCACAATGCCTCCCAAAC,
CVB1-R序列为:CATACCTTTCTTAGAGTGCTATGCT;
CVB2-F序列为:TCTGAAGGTGAGCCAAGCG,
CVB2-R序列为:CATATCCTCGGAAGTAGCCATG;
(2)以CVB1-R为引物,对待检测菊花DNA进行反转录,得到cDNA,并以步骤(1)所述两轮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RT-PCR;
(3)将步骤(2)进行的第二轮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当获得381bp特异性片段时,表示待检测菊花感染菊花B病毒即CVB。
3、上述2提供的高灵敏度菊花B病毒检测方法,步骤(2)的RT-PCR反应体系,其中,第一轮PCR25μl体系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05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