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流切换式的D触发器及五分频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0786.9 | 申请日: | 2015-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0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辉;张文通;程超;陈超;黄成;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3/356 | 分类号: | H03K3/356;H03K23/7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黄成萍 |
地址: | 214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流 切换 触发器 分频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切换式的D触发器及由该D触发器级联构成的具有50%占空比的高速宽分频范围的五分频电路,属于集成电路技术。
背景技术
采用D触发器实现的分频器,倘若分频比为偶数,那么自然可以得到50%占空比的分频输出,但如果是奇数分频,此时的分频输出并不是50%占空比。对于一个三分频的电路,它的占空比会是33%或者67%,对于一个五分频电路,它的占空比会是40%或者60%。在直接变频无线收发机中,采用相位相消的方法来消除镜像频率,若本振信号(LO)不是50%占空比,会显著降低收发机系统的镜像抑制性能,而且非50%占空比的本振信号更容易馈通到射频前端,影响LO-RF的隔离度。此外,对应用于模数转换器中的时钟,其占空比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能实现奇数分频的情况下,获得具有50%占空比的输出分频信号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流切换式的D触发器及一种具有50%占空比的高速宽分频范围的五分频电路,解决现有的奇数分频电路中非50%占空比,传统D触发器工作频率低且分频范围窄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流切换式的D触发器,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源极接地,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栅极接偏置电压VB,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漏极连接第二NMOS晶体管M2的源极和第三NMOS晶体管M3的源极,第二NMOS晶体管M2的栅极接时钟控制信号CLK,第三NMOS晶体管M3的栅极接时钟控制信号CLKN,第二NMOS晶体管M2的漏极连接第四NMOS晶体管M4的源极和第五NMOS晶体管M5的源极,第三NMOS晶体管M3的漏极连接第六NMOS晶体管M6的源极和第七NMOS晶体管M7的源极,第四NMOS晶体管M4的栅极和第七NMOS晶体管M7的栅极接控制开关S,第五NMOS晶体管M5的栅极和第六NMOS晶体管M6的栅极接控制开关SN,第四NMOS晶体管M4的漏极和第六NMOS晶体管M6的漏极连接第八NMOS晶体管M8的源极和第九NMOS晶体管M9的源极,第五NMOS晶体管M5的漏极和第七NMOS晶体管M7的漏极连接第十NMOS晶体管M10的源极和第十一NMOS晶体管M11的源极,第八NMOS晶体管M8的栅极连接输入数据D,第九NMOS晶体管M9的栅极连接输入数据DN,第八NMOS晶体管M8的漏极、第十NMOS晶体管M10的漏极以及第十一NMOS晶体管M11的栅极连接输出端QN,第九NMOS晶体管M9的漏极、第十一NMOS晶体管M11的漏极以及第十NMOS晶体管M10的栅极连接输出端Q,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QN,第一电阻R1另一端接电源,第二电阻R2的一端接Q,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电源;
该D触发器的采样与保持功能由时钟信号CLK和控制开关S共同作用:当时钟信号CLK与控制开关S的异或(XOR)结果为高电平时,D触发器为保持(Hold,H)功能;当时钟信号CLK与控制开关S都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时,D触发器为采样(Sample,S)功能。D触发器采用源耦合逻辑的结构形式,能够工作在较高的时钟频率下,且具有较宽的工作频率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0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用数码电子分路开关
- 下一篇:触控信号增益控制装置及方法